□鹿言
“原來我也是個幸福寶貝。”這是一名駐校社工輔導對象對自身定位的重新評價。這個學生從一個缺乏自信、習慣低頭走路的女孩,逐漸成長為一個能夠自信抬頭、主動與人交流的學生。“駐校社工”心理健康服務項目被列入市政府今年的民生實事項目,全市90所學校開展“一校一社工”試點,初步實現直屬學校全參與、縣市試點全覆蓋。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是全社會關注的重大課題。雖然蘇州校園已經普及配備了專職心理教師,但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依然不容小覷。此前心理老師的工作主要在校內,而“駐校社工”可以鏈接到社區、家庭,還可以進行跟蹤輔導,讓心理健康服務更少遺漏,同時也能更接地氣。
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駐校社工”項目的實施是一種創新。“駐校社工”不僅具備心理輔導的專業能力,還能及時發現學生的潛在心理問題開展早期干預。對于呵護青少年心理健康而言,無疑是這種專業力量干預會更到位,專業化呵護比較精準給力。一些系統科學的理念方法,無疑也能為現有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注入蓬勃動力。
事實上,“駐校社工”不僅會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服務的覆蓋面,還通過校家社聯動形成合力,構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支持體系。蘇州通過制定《蘇州市學校社會工作服務指南》,明確駐校社工的工作標準,并整合多方資源,推動形成“校家政社”協同育人的新格局。這種多元參與的模式,不僅提升了心理服務的效果,也使得學生在學校、家庭、社區的成長路徑上得到可持續的心理支持。
守護學生心理健康是一個系統工程,依靠學校單一力量已經不足以應對復雜的心理健康問題。蘇州市的“駐校社工”項目通過引入專業力量,探索出了校家社協同育人的新路徑。希望隨著這一模式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廣,會有更多學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