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評論員
科學的浩瀚長河中,李政道先生如同一顆永不磨滅的星辰,閃耀著獨特而璀璨的光芒。他的一生,是科學探索的壯麗詩篇,更是愛國主義與桑梓之情交相輝映的宏偉畫卷,溫暖著無數中華兒女的心。
李政道先生對祖國的熱愛,是一種深入骨髓、堅定不移的信念,是科學家精神的生動展現。1972年,當他在闊別家鄉多年后踏上祖國的土地,便義無反顧地投身于國家科技發展的偉大事業。憑借自身的影響力和頑強的毅力,他積極奔走協調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項目。這一創舉打破了重重枷鎖,為中國物理學科輸送了915位精英人才,如同久旱甘霖,滋潤著中國科技發展的土壤,為國家科技進步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故鄉蘇州,是李政道先生心中永恒的“根”,他的桑梓之情真摯而深沉。作為蘇州大學名譽教授,他設立的“李政道獎學金”,惠及29所中學的202名學生,極大地激發了家鄉學子追求知識的熱情。他多次回訪母校,每一次都留下飽含深情的題詞,與師生們親切交流,為母校發展積極建言獻策。他對故鄉教育事業的關懷無微不至,每一個舉動,都承載著他對故鄉蓬勃發展的熱切期盼,希望這片承載著他童年記憶和成長足跡的土地,因知識的滋養和智慧的啟迪而蓬勃發展、興旺發達。
李政道先生在科學領域的卓越成就,早已舉世聞名,在31歲時就與楊振寧先生共同憑借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的猜想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將榮譽化作更強大的動力,為祖國的科學教育事業鞠躬盡瘁。他積極倡導建立博士后制度和相關基金會,發起大學生見習進修基金,推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制度建立,助力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等重大科研項目建設,在完善科研體系、促進前沿研究和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為中國在世界高能物理等前沿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奠定了堅實的基石。
李政道先生的一生,展現了那一代學人的精神特質。雖然成長于戰火紛飛、艱難困苦的歲月,但他們的家國情懷如同巍峨高山,堅不可摧。即使在科學研究領域登上巔峰,他們對祖國和故鄉的眷戀依然如初,這種情懷如同宇宙間的萬有引力,將他們與祖國緊緊相連,跨越時空,永不消散。在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科技創新已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在這一偉大征程中,李政道先生身上體現的科學家精神猶如一盞明燈,為我們照亮前行的道路。
愛國情懷和桑梓之情是我們在科學探索道路上的力量源泉。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自己的祖國和故鄉。一代代科學家的“根”與“魂”,激勵著新時代的科技工作者傳承和弘揚科學家精神,勇挑重擔,破解時代難題,為祖國的科技事業和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