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郡
為政之要首在得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明確提出“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清正廉潔、敢于擔當”五條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廣大黨員干部牢記總書記諄諄教誨,涌現了許多擔當作為實干榜樣,他們“形”有各異、“位”有不同,但“忠誠”“擔當”“服務”“干凈”始終是其最閃光的典“型”屬性。
聽黨指揮,“型”在忠誠,始終永葆初心如磐的堅定信念。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對黨忠誠是每一名共產黨員加入黨組織時的莊嚴承諾。回望百余年歷史,我們黨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險和磨難,但任何困難、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要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通過基層黨員冬訓扣緊“第一顆扣子”,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必修課、常修課,始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走在前列,為凝心聚力建設“福氣之城”,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姑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吳門橋貢獻。
靠譜閉環,“型”在擔當,始終扛起奮勇爭先的使命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干事擔事,是干部的職責所在,也是價值所在。要胸懷“國之大者”,不折不扣落實好國家和省、市、區各項政策措施,聚焦做好“續”“多”“新”三篇文章的總體要求,推動古城、老城、新城三個圈層互補互融互聯式發展。擘畫“發展藍圖”,深化大抓經濟鮮明導向,注重產業鏈招商,引進帶動性強的“頭部型”企業;做優“千村萬企、千家萬戶”大走訪機制,持續升級“吳·YOU”營商服務品牌,推動網紅經濟、特色經濟、首店經濟、直播經濟高質量發展。勇于“動真碰硬”,面對安全穩定、征收搬遷等“硬骨頭”,充分激活主動性和創造力,涵養“愿擔當”的自覺,錘煉“會擔當”的本領,增強“敢擔當”的魄力,用實際行動書寫“璀璨新城 活力吳門”新篇章。
枝葉關情,“型”在服務,始終牢記全心為民的宗旨任務。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不以“事小”而不為,勿以“事大”而避之。要當好人民群眾的“勤務員”,“知行合一”自覺踐行“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持續依托“社情民意聯系日”活動,用情用力辦好各類實事項目,化解民生問題的“梗阻點”;做精扮靚“美麗新城”人居環境,在三年內推動小區業委會“全覆蓋”;建強基層“六支隊伍”,持續挖掘“吳門能人”,加快“家門口”的服務體系建設,以“等不得”“慢不得”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滿足群眾多元化、個性化、便捷化的需求,切實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出塵不染,“型”在干凈,始終守好廉潔奉公的思維底線。上善若水,激濁揚清。姑蘇先賢歷來以水為師,借“滄浪之水”比喻純凈高潔的品格,以水之柔情潤萬物、待民生,以水之剛力破險阻、除腐惡。姑蘇干部更應嚴于修身、嚴于律己,堅決守住權力關、交往關,自覺抓好紀律作風建設,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嚴防好大喜功、“面子”為上,以不求功成在我之心,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堅持嚴管就是厚愛,好干部不但是育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持續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為干部干凈廉潔打好“預防針”、筑牢“防火墻”,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作者系吳門橋街道黨工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