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作為全國72家省級黨性教育干部學院之一,江蘇蘇州干部學院強化黨建引領,打造蘇干院·故事薈黨建品牌,致力講好蘇州的紅色黨史故事、弘揚改革開放精神和企業家精神等。為進一步擦亮學院黨建品牌,本報推出“蘇干院·故事薈”黨建特約專欄,聚焦干部黨性教育、干部能力建設、服務基層一線等黨建方面的創新舉措、鮮活實踐,展示黨建工作新方式、新成就,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干部教育培訓事業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最鮮明的旗幟”。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干部教育培訓要弘揚改革開放精神,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立足地方特色實踐,高質量推進相關工作。
守正創新,聚焦高質量黨建引領新時代新實踐。改革開放精神與偉大建黨精神緊密相連,不可分割。一方面,要突出地方特色開展黨性教育,利用蘇州地區的紅色資源,把沙家浜、渡江戰役等一系列紅色資源,以“一線一主題”的方式串珠成鏈,講好發生在蘇州的紅色故事;另一方面,要立足實踐弘揚改革開放精神。蘇州凝練出的“張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園區經驗”,是改革開放精神的地方性特色總結與傳承。當前,針對干部教育培訓新要求,弘揚改革開放精神既要守正又要創新,要不斷提升黨的建設等方面履職能力培訓,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
與時俱進,開展循跡溯源學思想主題實踐。要充分挖掘和用好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帶給蘇州的寶貴理論財富、實踐財富和精神財富,循跡溯源學思想、促踐行。當前要圍繞蘇州的“歷史文化傳承”和“高質量發展”等主題,開發相關課程。一方面,要深挖蘇州的歷史文化開展教學。把馬家浜稻作文化、江南工商文化、范仲淹的憂樂思想和顧炎武的家國情懷,納入干部教育課堂;另一方面,要深挖現代化發展實踐的優秀案例。把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建設、太湖生態島的持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治之城”和現代化指標體系下的鄉村振興等實踐內容,納入培訓課堂。這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研究蘇杭“人文經濟學”命題與時俱進的呼應,也是闡釋好蘇州“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的應有之義。
開放合作,夯實為黨育才獻策的基礎。堅持開放辦學辦教辦研究,既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走入基層,也要加強教學科研咨政的開放合作。一方面,要深入一線加強調查研究。從事干部教育培訓的教研人員要走出教室小課堂,走進社會大課堂,形成高質量的教學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要形成協同攻關合力。充分把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有關“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和浦東干部學院、井岡山干部學院、延安干部學院作為國家級干部教育培訓機構,應當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的要求,以課程開發和重大課題為牽引,與各級各類黨校、干部學院等部門加強合作,主動學習借鑒,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內容,提升科研的水平和咨政的針對性。
擔當作為,注重干部教育培訓的實效。以造就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黨員領導干部作為干部培訓工作目標,提升教育培訓實效。一方面,要強化干部培訓機構的校風學風建設,以校風學風建設為突破口,抓實作風建設和學員管理,堅持嚴以治校、嚴以治教、嚴以治學;另一方面,要加強系統性的各類保障。要繼續深化干部教育培訓規律、干部成長規律研究,深化教學科研、人才隊伍、管理服務、作風建設、機關黨建改革創新,以辦學質量的整體提升為工作重點,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做好新型教學形式和方法的探索,綜合運用講授式、研討式、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訪談式、行動學習等方法,實現教學相長、學學相長。
(江蘇蘇州干部學院副院長、機關黨委書記 湯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