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琳
當前,強化產業科技創新是蘇州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任務,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路徑。蘇州要突出重點、抓出實效,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用創新創造未來。
加快建設高能級科創平臺。科創平臺是強化產業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要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圍繞地方所需、發展前沿,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全力支持科創平臺提檔升級,注重招引標志性科創平臺項目。要大力促進協同創新,進一步加強科研平臺的融合聯合整合,聚焦產業鏈和“卡脖子”技術,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提高科技投入產出效益。要推動科創平臺進一步與企業加強合作,賦能產業,精準對接產業需求,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
持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企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是強化產業科技創新的關鍵命題。要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大力推動外資企業建立研發機構,不斷開辟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要招引頭部企業,瞄準先進產能,重點招引世界500強、中國500強、行業前5強和“專精特新”企業,加快形成現實生產力。要強化企業梯度培育,促進內外資、大中小各類企業優勢互補、競相發展,形成鏈主“頭雁領飛”、專精特新“強雁高飛”、中小微“群雁齊飛”的雁陣效應。
推動“蘇州制造”邁上新高地。打造先進制造業是強化產業科技創新的主體工程。要再塑產業特色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新能源、低空經濟、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商業航天等未來產業,建設更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產業集群。要強化數字技術賦能,加快推進智改數轉網聯,打造國內領先的產業數字化發展高地。要強化綠色低碳發展,構建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綠色能源體系,持續推動產業綠色低碳化和綠色低碳產業化,探索產業發展和降碳減污雙贏的新路徑。
鍛造高層次人才蘇州隊伍。高層次人才是強化產業科技創新的硬核支撐。要圍繞“1030”產業體系,健全完善以企業為主體招才引智新模式,引育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強高技能人才引進培育。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創新人才使用機制,豐富人才激勵方式。要善用數字化手段提升人才治理實效,加快開發蘇州“人才云”大數據系統,優化“蘇州人才總入口”線上服務平臺,逐步實現“蘇才碼”人才服務全域共享。
進一步擦亮“蘇州最舒心”服務品牌。營商環境是強化產業科技創新的活力之源。要創新金融服務,提供優質金融供給,推動本地企業走出去,促進國際資本引進來,服務中小企業發展,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質效。要加強法治化保障,深入開展企業合規工作,依法保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培育公平競爭、開放競爭和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要塑造崇尚創新創業的城市文化,精心舉辦各類創新創業賽事活動,切實維護企業和企業家形象聲譽,不斷書寫城市和企業、城市和人才雙向奔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