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思敏 季 麗
近日,我市召開了中國共產黨蘇州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中共蘇州市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決定》。會議指出,要切實增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緊迫感使命感,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質生產力的豐富內涵,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發展新質生產力是蘇州肩負的重大職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把握好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重要方法論。
產業是經濟之本、發展之基,是生產力變革的具體表現形式。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創新或技術變革,發展前景廣闊,具備發展成主導產業或支柱產業的潛力,深刻影響著生產力的發展進程,是發展和形成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孕育未來產業的基礎,近年來,蘇州積極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了一定的集聚優勢和技術積累,已經具備將未來產業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突破口的條件。
前瞻謀劃、培育發展未來產業對地區增強城市競爭新優勢、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地區經濟新增長引擎具有重大意義。自去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持續釋放加大力度發展未來產業的信號。2024年1月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擘畫了未來產業的發展藍圖。工信部高新技術司新設“未來產業處”,這是國家部委首次為未來產業專門設置業務主管機構,意味著未來產業已進入國家產業布局規劃。當前,各地高度重視謀劃布局未來產業,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先行布局培育未來產業,出臺一攬子實施未來產業發展專項規劃、行動計劃與配套政策,并提出中長期未來產業發展藍圖,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發展未來產業的良好勢頭,杭州、合肥、成都、西安等地緊跟其后,全面布局未來產業。
去年9月,蘇州印發《關于加快培育未來產業的工作意見》,全面啟動未來產業培育工作。今年1月3日,蘇州以“新年第一會”的形式召開全市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會議,布局構建10個重點產業集群和30條重點產業鏈,發布12項產業政策文件,聚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2024年4月26日,蘇州召開全球招商大會,重點推介十條賽道,推出極具含金量的“政策包”,一批未來產業相關項目簽約落地。在10個重點產業集群和十條重要賽道中有諸多是以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代表的體現新質生產力的產業賽道。
下一步,蘇州應繼續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特色產業基礎,以企業為主體,借力科技、人才、市場,以重大專項行動為抓手,加快開辟未來產業發展新領域新賽道,率先形成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強勁增長極,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發力:一是優化前瞻布局,鼓勵各縣級市(區)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未來產業,動態評估調整,加強未來產業風險防控的及時研判,優化政策供給,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適時調整未來產業體系;二是夯實人才根基,集聚戰略科學家、頂尖技術人才、領軍企業家三類關鍵人才資源,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工作機制,營造濃厚創新創業氛圍,最大化激發人才創造價值;三是應用場景牽引,通過開拓新型工業化場景、打造跨界融合場景、建設標志性場景,加速技術創新突破和產業化進程;四是繼續深化開放合作,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強國內外未來產業的關聯和互動,共同推進技術難題攻關、成果轉化和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