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剛結束,全國各地已爭相發布文旅數據。
根據蘇州第一時間對外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五一”,蘇州共接待游客1020.91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1.05%,上榜全國熱門城市第六、周邊游熱門城市第六。
這樣亮眼的表現,完全與蘇州旅游大市的城市形象相匹配。圓桌觀察員注意到,近年來,蘇州節假日客流爆棚,已成常態。特別是去年開始,伴隨文旅市場強勢復蘇,蘇州節假日客流量、搜索熱度、消費數據等屢創新高。
蘇州這座老牌旅游城市,緣何持續火爆、屢屢出圈?
一
坐擁一城山水、半城園林,以及數不清的古街古鎮、特色場館,蘇州向來是自帶流量的網紅城市。
不少網友說,如果要選最能代表中國形象的幾座城市,蘇州肯定能入選,就因為“蘇州最江南”。
前不久,在“全國游客滿意十佳城市”中,蘇州位列榜首。這不止說明蘇州“硬件好”,更反映了蘇州“服務優”。
深挖旅游資源、打造特色體驗、提供溫情服務、構建良好秩序,蘇州正在用自己最擅長的精雕細琢的“造園功夫”,將旅游這“一手好牌”,打出“王炸”的效果。
人潮涌動的平江路。
比如,今年“五一”假期,從空中俯瞰蘇州古城北部,壯觀的場面讓人震撼,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長約7公里的街道上穿梭往來、綿延不絕。
作為古城北部的重要旅游線路,這里從西到東依次分布著寒山寺、西園寺、留園、山塘街、蘇州博物館、拙政園、獅子林、平江路等著名景點,還有石路、觀前等知名商圈,以及藝圃、五峰園、環秀山莊等小而美的園林。可以說,這是古城最精華的一段,近年來在蘇州的重點打造下,面貌持續煥新,人氣節節攀升。
然而,這只是蘇州文旅資源的一個截面。放眼大市范圍,蘇州擁有100多座古典園林、100多座文博場館、100多座山巒疊峰、11個國家和省級旅游度假區,還擁有太湖三分之二的岸線、五分之四的島嶼。同時,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蘇州整個城市擁有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27項,數量名列各大城市前茅。
既有山水靈秀的顏值,又有人文鼎盛的故事,還有時尚繁華的氣質。如此看來,游客到蘇州看什么、品什么、玩什么,答案不言自明。
二
去年旅游市場全面放開以來,蘇州節假日文旅市場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去年“五一”和“十一”假期,蘇州接待游客分別達到919.3萬人次和1781.5萬人次,多項數據位居全省第一;今年春節假期,蘇州位列國內旅游熱門目的地榜單前十,旅游訂單同比增長69%;今年清明假期,蘇州納入省級統計監測的127處旅游吸引物共接待游客502.3萬人次,同比增長72.9%。
作為一個網絡流行語,“潑天富貴”主要用來形容一種突如其來的巨大關注度。
去年以來,國內部分城市憑借特色文旅項目火爆出圈,成功接住一大波“潑天富貴”,讓很多城市羨慕不已。
而對蘇州而言,要在游客需求不停更新變化的情況下,始終緊跟潮流、推陳出新,做到永不降溫、屢屢出圈,也著實不易。
貼心服務贏得游客點贊。
圓桌觀察員注意到,這個“五一”,蘇州在文旅項目打造、文旅服務提升上,可謂“全城行動”,打了一場“有準備之仗”。
假期前兩天,4月29日,蘇州發布了《致廣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倡議“為迎接八方來客,共同營造舒心和諧的旅游環境”。其中專門提到,“假期游客高峰時段,倡議大家讓景于客,錯峰出游;假期交通擁堵時刻,倡議大家讓路于客,綠色出行”。這些呼吁,得到了蘇州廣大市民的熱烈響應。
“五一”假期,蘇州包括市政府大院在內的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駐蘇各部省屬單位和央企,向游客免費開放了超2.7萬個車位,并向游客開放衛生間,還提供熱水、雨具、寄存等暖心服務,“寵粉”舉措讓游客紛紛點贊。
一座城市的貼心和溫情,往往就藏在細枝末節之中。能讓游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一定是“滿意度”和“體驗感”。圍繞“吃住行游購娛”,這個“五一”,蘇州努力以無微不至的細節,確保旅游市場始終保質保鮮、有口皆碑。
比如,圍繞出行這個至關重要的環節,除了各機關事業單位主動開放停車場,盡可能為游客提供便利和幫助,蘇州還打造了P+R旅游換乘體系,重點圍繞景區與旅游換乘停車場、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假日臨時旅游停車場之間、景區與景區之間,構建假日旅游換乘公交專用和優先通行道路網絡體系,保障游客出行暢通。
為讓游客住得安心、吃得盡心、購得放心,蘇州全市酒店和民宿全面取消入住手續刷臉認證;開啟“蘇味”美食公交專線,引導游客盡情逛吃逛吃;“君到蘇州”平臺發放1000萬元數字人民幣文旅消費券,全市1500余家商家承諾提供30天無理由退貨服務;第六屆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游節好戲連臺,接連送出門票福利。
三
蘇州的具體行動,不僅體現在暖心服務上,在旅游項目的煥新上,也用足了功夫。
“五一”期間,甪直古鎮“青靛甪直”沉浸式夜游景區正式開放,項目選取江南特色元素、搭建演繹場景、活化古鎮文脈,重現這座千年古鎮繁華夜景,給游客帶來沉浸式游園體驗,假期首日旅游搜索熱度環比上漲超200%。
一位圈內人士告訴圓桌觀察員,當前的文旅市場瞬間萬變,以變應變才是王道。近兩年,蘇州的秘訣之一,就是重點把功夫花在內容創新、模式創新、技術創新上,打造了數十個特色街區、文博場館和演藝項目。
比如,位于太倉的阿爾卑斯雪世界,提供了雪山穿越、冰宮探險等20多種娛樂項目,讓游客身在江南就能享受娛雪體驗;蘇州灣數字藝術館是國內打造的首座全場景數字化藝術館,入選國家首批全國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拙政問雅”是全國首個經過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全面評估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活化利用項目……
相門城墻燈光秀點亮古城夜空。
抓住年輕人,才能抓住未來。“五一”假期,遍布街巷的“蘇州墻”在抖音、小紅書上持續走紅。事實上,在吸引年輕人方面,蘇州始終不遺余力。比如充滿復古和文藝氣息的“烏鵲橋”打卡點、流光溢彩的相門古城墻燈光秀、煙火氣和文藝范十足的海市山塘,以及這個假期木瀆古鎮推出的“御游記”活動,都在社交軟件上刷屏。
只要有“爆點”,何愁不“爆滿”?
擁抱流量,又不只求流量。蘇式旅游,講的是最獨到的體驗、最舒心的服務。
在修煉內功上下功夫,一次次接住“潑天富貴”,蘇州邁出的每一步,都誠意十足,也驚喜滿滿。
(圓桌觀察員/零零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