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蘇州包下高鐵車廂、提供往返車票和全程食宿費用,邀請600多名武漢畢業生直達蘇州求職嗎?10月22日,一年一度的“校園蘇州日”,再次如約而至。今年首場活動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這所著名大學,與蘇州又走近了一步。
高層次人才招聘會上,蘇州發出一大票offer,反響非常熱烈。圓桌觀察員注意到,據當地媒體報道,首站吸引千余名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多所上海高校的2025屆畢業生參與,當天蘇州各用人單位就收到簡歷1116份,初步達成就業意向302人。
從2016年開始,通過組織各類用人主體走進國內“雙一流”高校,舉辦蘇州專場城市推介、校園招聘、產學研對接以及青年交流活動,已經成為蘇州招才引智工作的一張王牌。今年,蘇州又準備放出什么大招?頗為引人關注。
上海高校學子們對前往蘇州打拼充滿熱情。
一
在很多分析人士看來,對于正致力于由制造業大市向創新強市轉型的蘇州來說,竭盡所能吸引各類人才是當務之急。
前不久,蘇州出臺的《關于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就提出了“讓蘇州成為天下英才的創新之城、創業之都、創富之地”的目標。
可以說,蘇州不但對人才的重要性有著清晰認識,而且還就實現這股聚四海英才而用之的雄心,擘畫了清晰的具體路徑。這么多年來,蘇州堅持從兩個方面付諸行動,令人印象深刻:
一是全力集聚頂級高校資源,夯實本土化育才體系的根基。近些年,蘇州不斷吸引集聚國內外頂級高校和大院大所資源,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等C9高校,皆已在蘇州實現重大布局。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東南大學等一批知名高校,也在蘇州落地校區或研究院。
加上已有的蘇州大學、蘇州科技大學、常熟理工學院等高校,以及昆山杜克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等中外合作辦學高校,蘇州在高校人才培養上已經擁有了一套完善的體系。
去年蘇州直接開通“高校引才專列”。
二是主動走出去,通過“校園蘇州日”直接延攬國內“雙一流”高校的畢業生和創新創業人才。據統計,自2016年以來,“校園蘇州日”已累計舉辦了73場次重點高校活動,吸引了6695家單位參與其中。
圓桌觀察員注意到,或許是由于本地一直缺乏最頂尖的高校,相比其他城市,蘇州對外引才的主動性、急切性,都要明顯高出一個檔次。
具體到“校園蘇州日”上,蘇州每年都要推出一批新招,讓引才效果更加明顯,比如2016年設立“蘇州育才獎學金”,2017年推出“名校碩博蘇州行”,2022年開辟“蘇州人才云上招聘月”,2023年新增春招季系列活動,2024年首次深入重點院系開展碩博對接會。
顯然,本地培養,外地延攬,把這兩種育才、引才方式融會貫通,是蘇州崛起為名校高材生就業“福地”的一記妙招。
二
與往年相較,今年的“校園蘇州日”,又有哪些特別的亮點呢?
蘇州人才部門相關負責人告訴圓桌觀察員,今年繼續突出產業導向、突出分級分層、突出對接實效。
比如,在組織形式上更加突出市級統籌、縣區聯動、分級分層。市級層面主抓C9、“雙一流”等頭部高校,依托縣區與高校的合作基礎,統籌全市優質用人單位的招聘崗位資源,聯動走進10所重點高校。縣區層面重點面向全市用人主體需求量較大、來蘇就業人數較多的理工類院校、技能類院校,組織安排招聘線路,最大程度滿足蘇州各類用人單位的多層次招聘需求。今年下半年,蘇州將開啟60條引才線路,聯動奔赴22個省份、46座城市、136所高校,組織開展229場校園招聘會。
“校園蘇州日”活動將陸續奔赴各大名校。
而且,非常注重需求導向,用人單位尤其是企業深度參與并起主導作用。今年的活動,用人單位構成十分多元,包括33家事業單位、108家國有企業以及258家民營企業,也包括各類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蘇州企業有轉型和創新的井噴式需求,因此既需要面廣量大的技能類人才,也需要才華橫溢的更高層次人才。所以這次從名校畢業生到博士后在內的各類人才,招引全覆蓋。
按照計劃,自10月22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啟動后,“校園蘇州日”活動將陸續走進西北工業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東北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東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等9所高校。這些知名高校分布在東南西北各個地域,蘇州即將在全國各地的大學校園里掀起又一股強旋風。
其中,10月23日舉行的西北工業大學專場,高層次人才招聘會同樣人氣爆棚,據初步統計,共吸引600余名畢業生進場,各用人單位收到簡歷859份,初步達成就業意向410人。
三
實際上,能夠到頂級高校巡回開展“專場招聘會”,本身就有很高的實力要求。畢竟,沒有一定號召力、拿不出好崗位,也沒辦法吸引這里的青年才俊。
深厚的人文底蘊、強大的經濟實力、厚實的科創家底、優越的城市環境,正是蘇州的底氣。
目前,蘇州坐擁2.5萬多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1.57萬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以及3500多家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此外,蘇州實驗室、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第三代半導體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近百家國家級創新平臺,也在蘇州落地生根。
蘇州豐富的科創載體是人才施展才華的大舞臺。
今年,為了辦好“校園蘇州日”,蘇州連續發動龍頭企業、重點產業鏈主企業、科研院所、專精特新企業、上市企業、重點高校校友企業、國有企業、高校院所和教育、衛生、金融機構等知名企事業單位,拿出一批具有吸引力的崗位。最終,總計提供崗位數量達到10058個。
有這么多成就事業的舞臺,自然能吸引人才前來。而對蘇州來說,城市發展也并非毫無壓力,唯有各類人才紛至沓來,才能不斷激發出經濟發展新動能,始終坐穩經濟強市的位置。
正是在這種對招才引智前所未有的迫切性的驅使下,蘇州義無反顧地以城市的名義與廣大企業一道去集聚人才資源,充分彰顯出千年古城的博大胸懷和長遠眼光。而且,蘇州并不是只靠拿出真金白銀的人才政策在家等人才,還主動走進校園,為正在尋找最佳工作機會的高校學子送崗位、送禮包,更是體現了這座城市的滿滿誠意。
……
一年比一年成熟的“校園蘇州日”,讓大學與蘇州實現了雙向奔赴,也吸引著越來越多憧憬未來的年輕人,與蘇州實現雙向奔赴。
沒有太多的花言巧語,就是實實在在的好offer,這樣的“校園蘇州日”,大學生怎能不愛?
(圓桌觀察員/零零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