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堰工
近日,據媒體報道:江蘇省首個增設養老保健與管理專業的南通衛生高職校的27名應屆生畢業了,加上該專業已畢業的前兩屆共138名學生,均被一搶而空,實現100%就業,養老服務人才真正成了“香餑餑”。此事反映出養老服務人才的專業化、職業化程度正在快速提升,同時也反映出養老服務市場強烈的人才需求,以及養老服務行業廣闊的發展前景。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我國今后較長一個時期的基本國情。伴隨著養老機構需求的日益增長,具有養老服務專業技能的人才成為“香餑餑”是順應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關系最為緊密,承擔著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重要責任的視角,必須讓職業教育發展與時代進步同頻共振。蘇州職業教育應該抓住機遇,主動作為,有條件的職業院校要充分結合本地實際,通過開設養老服務管理專業、開發養老管理專業課程或者與政府相關部門、養老機構開展老年養老、健康管理服務的委托培養班,為社會提供具備老年健康管理、養老照護、溝通協調等諸多方面能力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養老專業人才的緊缺,而且能更好地滿足養老行業發展的優質服務需求,推動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學科跟著產業走、專業圍著需求轉”,社會經濟的發展是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首要依據。值得注意的是,養老專業雖然就業前景很好,但由于社會上存在的行業與職業偏見,一時難以吸引優秀學生踴躍報考的問題不免存在,而養老領域亟須青春力量卻是不爭的事實和必然的趨勢。令人欣慰的是,去年9月份,江蘇省民政廳等相關部門聯合發布全國“首個養老護理專業技術職稱體系”,極大地推動了養老護理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從事養老行業的年輕人施展抱負搭建了專業發展的平臺。社會和企業積極創造條件,營造氛圍,為涉老行業與機構的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推波助瀾,吸引越來越多年輕的專業化、職業化人才投身養老事業,并為之建功立業。
由養老專業的“香”,聯想到社區公共服務管理人才的“牛”。一個數據非常引人注目:2024年姑蘇區社會招聘社區工作者47人,報名人數1357人。報名者中,大專占比25%,本科占比70%,研究生以上占比5%,且報名條件須有社工證??梢姡鐓^工作人員這個職業很搶手。這同樣給職業學校帶來了與市場接軌的新信息和新機遇。職業院校適時開辦培養方向為社區工作者,培養目標是全科社工的社區公共事務管理專業,采用全日制、訂單培養、頂崗實習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應該是順勢而為之舉,不僅能為廣大社區提供具有一定數據分析能力的社區專業技能人才,提升社區的綜合管理和治理水平,更重要的是為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的構建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系江蘇省中職首批正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