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 蘇報融媒 朱銘宇 作
【畫中語】
蘇木
近日,上班族自制獨具個性的“創意工牌”話題在社交平臺上引發了廣泛關注。一些職場新人發揮創意,利用表情包、諧音梗等流行元素設計了一批獨具個性的工牌,像“陳住氣”“張工資”“薪盡自然梁同學”“摸魚冠軍在此”之類的文字游戲類工牌引來不少同事的喝彩,甚至有的老板“也笑了,還發了朋友圈”。
這些獨具個性的工牌能在社交平臺迅速走紅并引起共鳴,主要是由于這些工牌展示了員工的個性,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工作壓力,有助于增進同事間的友誼。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職場新人為何選擇這種方式抒發心聲,其中的一些壓力表達又該如何對待。
創意工牌背后的小打小鬧、小聰明、小無奈,自然有張揚個性、和諧職場關系的作用,但也不排除是壓力之下的自嘲或者自我解壓。這其實釋放了一種積極的信號:年輕人正以適當的且積極、新穎的方式去影響職場環境,以達成自身和職場的雙向奔赴。
作為管理者,不妨以此為切入口更好了解年輕人、走近年輕員工;不妨從這些工牌文字的創新表達中找出背后的訴求、讀懂年輕人的真實期待,并發現規律性、普遍性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反思工作流程是否合理、薪酬水平是否合適、溝通機制是否暢通,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等,同時鼓勵年輕人進一步表達心聲,創造更為輕松友好的職場氛圍,以此促進員工和企業發展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