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主持人 王嘉言
“剩菜盲盒”你聽說過嗎?10元能吃3個菜!最近,上海徐匯區的一家社區食堂推出了一款10元“剩菜盲盒”,相關話題迅速登上同城熱搜,吸引很多年輕人“蹲點”搶購。
“剩菜盲盒”到底火在哪里?你會去“拼手氣”嗎?“剩菜盲盒”怎樣才能讓消費者吃得安心,保持長久的吸引力?本期留言板,我們討論這個話題。
觀點交匯
底線不能“盲”
聆湖聽雨
“剩菜盲盒”是一種創新的銷售形式,說的是商家將臨期或當日未售完的食品,以隨機組合搭配成“盲盒”形式賣給消費者。這種形式起源于國外,旨在通過折扣價出售未售完的食物,以減少食品浪費。在國內,“剩菜盲盒”也出現流行趨勢,特別是在一些大城市。但“盲盒”的屬性決定了其價格固定、商品不可親身觀察、不可選擇等特點,消費者不能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數量來選擇食品,如果買到不符合自身口味的食品,有可能造成食品浪費。
食以安為先,“剩菜盲盒”背后的食品安全法律問題不能掉以輕心。“盲盒”自帶的不確定性和“剩菜”本身的安全問題,可能讓“剩菜盲盒”存在隱患。那么,“剩菜盲盒”會不會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呢?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商家需承擔哪些法律責任?消費者在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時該如何維權?凡此種種的底線和邊界必須厘清,有關各方要做到心中有數,不能存在盲區。
把機會留給最需要的人
云庭
“剩菜盲盒”的最大魅力在于能讓顧客每次開盒都充滿驚喜。這種“拼手氣”解決食物浪費的創新舉措,不僅傳承了老一輩勤儉持家的美德,也符合當下把節約做到極致、把文明進行到底的主旋律。對于工薪族來說,選擇“剩菜盲盒”既增加了用餐樂趣,又能“用小錢過好日子”。
在“萬物皆可盲盒”的時代,“剩菜盲盒”如何走得更遠?需要“誠信+品質+服務”三管齊下。在誠信方面,“剩菜盲盒”不能刻意而為之,通過炒作“盲盒”概念背地里擴大銷量,有悖于其初衷。在品質方面,要把食品安全和消費者滿意度放在首位。在服務方面,經營者要依法依規做好消費提醒義務。一旦“剩菜盲盒”吃出了問題,要做好善后處置工作。
當“剩菜盲盒”越來越受到青睞,成為“蹲點”搶購對象時,我們不妨可以考慮設置購買門檻,把機會留給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一份價廉物美的“剩菜盲盒”對于中等以上收入者來說,搶購也許只是圖個新鮮、圖個好玩,而對于低收入群體來說,得到的卻是實實在在的幫助。把機會留給最需要的人,這樣的“剩菜盲盒”吃起來才會更香。
是環保和創意的雙贏
韓宇軒
盲盒以其未知性和驚喜感吸引了年輕消費者關注,盲盒經濟漸漸成為一種潮流。而“剩菜盲盒”將盲盒元素充分釋放,創造了一種全新的購物體驗。消費者在購買時無法預知盲盒內的具體食品種類和數量,這種不確定性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和購買欲望,加上環保、省錢等優點,“剩菜盲盒”成為一種極具吸引力的消費選擇。
“剩菜盲盒”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迅速走紅并持續保持熱度,離不開環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盲盒經濟的助力以及性價比優勢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順應年輕人的新消費浪潮,并不斷完善自身品質,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喜愛,推動“剩菜盲盒”這一創新消費模式持續健康發展。
下期話題預告
“60天拿下一份滿意工作”“專家3V1.真人代投遞”“每周60分鐘職業規劃聊天”……最近,“陪跑求職訓練營”在求職市場上悄悄興起,引得畢業生趨之若鶩。
求職訓練營為何會受到追捧?如何才能促進行業長遠發展?透過求職訓練營火爆,你還看到了什么?來稿請寄:sbpldzl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