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也
高校開辦“拔尖創新班”,有利于培養更多優秀創新人才。今年蘇州大學面向全省新增了漢語言文學、化學、藥學三個拔尖創新班專業,施行8年一貫制本博貫通培養模式,探索高水平人才培養的新路徑。
高水平人才的培養已成為一個時代課題,更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實踐的“必答題”。蘇州大學作為一所知名高校,今年開出了三個“拔尖創新班”,招收了一批優秀學子,通過長期的精心培養,力求培養出能夠潛心基礎學科研究的人才,今后經過自身努力和團隊合作攻堅克難,有能力解決一些“卡脖子”技術難題,為國家科技創新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當下,基礎學科研究需要培養一大批優秀人才。這些人才能夠瞄準科研創新目標,靜得下心來學習、研究,逐漸培養他們探尋和突破一些難題的能力。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要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盡可能為年輕人才創設一流的學習條件,要讓他們心無旁騖地潛心學習,不僅要能夠打下堅實的學問基礎,更要在科研的創新突破上獲得更好的能力。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自主建設能力,應是檢驗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試金石”。近年來,高校在創新體制機制、整合優質資源、注重科研教育和大師引領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形成了多種培養模式。面對新形勢下對優秀人才的急切需求,未來還需要立足全球視野,總結吸收國內外先進經驗,不斷深化改革,探索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教育、科研、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這樣的改革目標和指向,對高校培養優秀拔尖創新人才提出了明確要求,那就是要探索引領科研的前沿發展,培養一大批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突破能力的領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