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融媒 浦靖雯 作
【畫中話】
馬也
近來,有些老年人想利用空閑時間找短工做,但一些不法分子卻以勞務招聘為幌子,套取老人身份信息實施詐騙。對于這種現象,老年人一定要擦亮眼睛,千萬不能上當受騙。
騙子之所以能給老年人“挖坑”,正是由于看中了大部分老年人對智能手機不了解,容易受到一些信息的蒙蔽,一不小心就泄露了個人信息,被那些不法人員利用并實施詐騙,致使個人利益遭受損失。有的老年人就是因為輕易上傳了個人信息,結果打工沒打成,卻被人從網上詐騙了幾萬元。
老年人盡管生活經歷豐富,但大多不能熟練使用智能手機,所以,一旦遇到要登錄個人信息之類的事,一定要請家里人來幫忙處理,特別要警惕一些借招工之名,有可能實施詐騙的非法之徒;對于存在可疑行為的人員,更要主動報警,絕不能給那些人留下可乘之機。
當下,網絡詐騙的形式非常之多,很多老年人在生活中也遇到過網絡欺詐行為。有些人抓住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提供打工服務、推薦保健品等,先給老年人一些“甜頭”,引誘老年人上當,然后再實施他們的詐騙行為,達到非法獲利的目的。可見,在家庭中,家庭人員尤其需要幫助老年人識別一些網絡欺詐伎倆,避免上當受騙。同時,相關監管部門更要對那些新型詐騙行為進行嚴打,更好維護老年人的個人利益,讓他們都能夠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