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木
攝像頭抓拍運動,數據分析測算各項運動數據以及卡路里消耗、平均配速等參數……在虎丘濕地公園的AI智慧步道,戶外跑步者不需要額外佩戴電子產品,就可以輕松獲取自己的運動數據。這條總長約6公里的智慧健身步道,每天吸引千余人次前來健身打卡,智慧體育帶領市民“燃”動起來。
如今沒有一塊智能手表,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來健身的。確實是這樣,智能設備對于增加運動的趣味性有著很大的作用,而鍛煉數據的持續記錄以及朋友間的可比性,足以讓規律運動上癮。但在虎丘濕地公園,即使沒有個人智能裝備,也一樣可以達到上述目的,足以說明這里為何每天都能吸引上千人前來打卡。
實際上,科技在體育健身中的作用正日益提高。隨著智能穿戴設備普及、健身行業數字化進程加快,體育運動日漸拓展內涵與外延,智能健身、云賽事、虛擬運動等新形式豐富了人們的選擇。而在足球、籃球、田徑、乒羽球等項目的高水平賽事和訓練中,輔助裁判系統、大數據分析、陪練機器人等技術已成為“基礎設施”。在巴黎奧運會這樣的高水平、高級別賽事上,很難想象沒有高清攝影攝像以及數據即時傳輸等現代科技手段會是什么樣子。
對個人來說,得益于人體運動姿態捕捉技術以及手機、手表等智能設備的普及,大批量運動數據的生產、采集和分析成為可能。數據是信息時代最重要的資源,合理使用激活這些數據要素,將在體育產業發展的新藍海中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當然,這里也涉及個人數據的隱私保護問題,需要有關方面的足夠重視,以防止個人隱私數據被泄露被濫用。
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尤其是智能設備的可及性、便利性得到進一步提高,更多的普通人也有機會去參加各種日常鍛煉或者體育運動,甚至有機會嘗試一些強對抗、高難度項目,這無疑有利于更好地實現全民健身的國家戰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