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養殖戶最擔心的有兩件事,生豬發生疾病和價格下跌。經過多年的發展,政策性的生豬養殖保險起到了保障兜底作用,但是在保障價格下跌方面,一直缺乏較為有效的手段。2024年,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常熟市成為江蘇省“生豬+期貨”保險的試點,也是蘇州唯一的試點區域,該項目的試點落地對生豬價格下跌構筑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為了讓養殖戶了解保險、用好保險,常熟相關部門多次召開座談會講解政策。“畢竟是個新鮮事物,我起初還不敢輕易嘗試。后來,相關部門召開了多次座談會,我了解了運作模式后,就果斷參加了試點。”常福街道一養殖戶說,政府為這個項目爭取到了大額的資金補貼,自己只要支付少部分的保費。隨后,他參加了該項目的三期試點,累計投保了2500余頭生豬。2024年生豬價格下跌,但“保險+期貨”已經提前鎖定了生豬的銷售價格。在項目到期后,第一期的保險賠付了12萬余元,第二期又賠付了9萬多元,兩期加起來總共賠付了21萬多元,第三期到期后仍會有相應的賠付。
“多虧了這個保險,現在我在太保公司投保了生豬養殖保險和生豬‘保險+期貨’兩款產品,對于生豬的死亡風險和價格風險都進行了保障,我感覺到我們養殖戶的風險抵御能力更強了,我的養殖信心也更足了。”在常熟市舉行的生豬“保險+期貨”首期賠付儀式上,該養殖戶激動地說道。
據了解,生豬“保險+期貨”項目已累計為常熟市6戶中小型養殖戶的13000余頭生豬提供了2259萬元的風險保障。項目累計分三期運行,截至目前,已結項2期,累計賠付111.5萬元,已到期項目的賠付率113.5%,在生豬價格持續走低時有效保障了中小養殖戶的收入。
據了解,江蘇省生豬“保險+期貨”項目是農業金融創新的典型案例,項目啟動于2011年,為減輕投保養殖戶的資金壓力,省級財政和試點地區財政為試點項目提供專項財政資金支持,有效提升了項目的普惠保障作用。(記者 孫佳樺 通訊員 高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