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記者馮佳鄭超
“還好趕上了這趟末班車。”市民馬女士周末在朋友圈看到蘇城一家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曬出“‘消費貸’利率即將上調”的消息,趕忙行動,昨天總算得償所愿,順利將利率為2.58%、額度50萬元的資金提款到賬。
記者從多位銀行業內人士處證實,一周前,還被業內稱為“卷到不行”的“消費貸”激戰,今天就將正式“降溫”。
優惠層出不窮
“消費貸”利率屢創新低
“2.58%,最高100萬元,審批通過秒到賬。”“‘閃電貸’重磅福利升級,僅限3月!年化利率2.58%起,信用額度高至50萬元!”……今年以來,個人“消費貸”市場激起一輪輪激戰。
“如此低利率、給這么高額度,這在以前不敢想象。”市民王先生正打算著手裝修一套空置已久的老房子,急需一筆裝修金,但由于剛買了新車,手頭資金緊張。他從銀行業朋友處打聽到了近來“消費貸”優惠政策,十分心動。他很順利快速拿到了50萬元的低利率消費貸款。
讓王先生沒有想到的是,僅幾天工夫,“消費貸”驚現更多疊加福利,有銀行宣傳單頁上直接掛出了“2.55%”的超低利率。不僅如此,成功提額還附送一定時間的免息券及吹風機、電飯煲等多重好禮。昨天上午,記者實測了一下,抽獎后一張低利率“浦閃貸”利息優惠券便自動發放到了手機銀行賬戶上。
據了解,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在近日下發的《關于發展消費金融助力提振消費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商業銀行可根據客戶還款能力和風險情況,實施差異化授信。對于信用良好、有大額消費需求的客戶,個人消費貸款自主支付的金額上限可階段性從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個人互聯網消費貸款金額上限可階段性從20萬元提高至30萬元;優化個人貸款期限政策,針對有長期消費需求的客戶,商業銀行用于個人消費的貸款期限可階段性由不超過5年延長至不超過7年。
由此,一輪“消費貸”競爭席卷而來,利率不斷創新低。據不完全梳理,銀行針對這一波消費貸限時優惠,折后年化利率普遍在2.5%-3%之間。“最近行里對此有指標任務。與前些年相比,現在確是消費貸利率最劃算的時候。”蘇州某股份行信貸部經理如是說道。
同時,額度也不斷提漲,從最初30萬元到50萬元,最高甚至達到100萬元。不過,此類利率較低且額度較大的消費貸亦對貸款客戶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據信貸經理介紹,比如,申請人需滿足在優質企業任職,或為公務員、在事業單位工作等要求,并且在單位的公積金須連續繳存滿一年及以上。
遇上“急踩剎車”
“白菜價”利率難再覓
“白菜價”利率大大攪動了個人消費貸市場,多位銀行理財經理表示:“咨詢電話被打爆”“每天都預約排滿消費貸客戶,連喝口水的工夫都沒有”……一位頭部股份行理財經理表示,就在前兩日,他經手放出了近300萬元“消費貸”,與該行之前推出的限時促銷對比,利率優惠力度加大后業務量實現了明顯攀升。
然而,這股熱潮很快被各銀行總行的口頭通知擊退。上周六,正在比較各行利率的馬女士突然看到一位股份行理財經理在朋友圈曬出的消息,她即刻致電,證實超低利率“消費貸”即將被叫停,她馬不停蹄趕忙申請,總算趕上了“末班車”。
蘇城一家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已經收到總行的口頭指導,從4月1日起,消費貸利率將回升到3%,短期內應該不會再下調。”
“消費貸利率均低于3%,極有可能導致銀行處于賠本經營的狀態。”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之所以急踩剎車,主要因為卷到不行的“消費貸”,給銀行穩健運營帶來風險,“價格戰”不能無限度打下去。
近期披露的上市銀行2024年年報也顯示,國有大行、股份行等全國性銀行的凈息差普遍同比持續收窄。金融監管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我國商業銀行凈息差下降至1.52%,同比下降17個基點。而同時,銀行個人業務的不良貸款率則有上升趨勢,業內人士認為,叫停旨在引導“消費貸”理性競爭,避免發生多重風險。
不能盲目借貸
消費者切記量力而行
在采訪中,一家頭部股份制銀行的資深理財經理坦言,實際上,個人消費貸利率過低,將產生一些較為明顯的副作用。會給一些消費者造成幻覺,導致盲目貸款,加重了個人負債的負擔;其次,也容易導致個人信貸資金違規被挪用于理財、還房貸等情況。
因此,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要樹立正確的借貸觀念,務必按需申請,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借貸,樹立負責任的借貸意識,不要過度依賴借貸消費。要明確自身貸款需求,根據需求確定是否需要貸款以及需要何種貸款。
“居民個人應將自己債務水平保持在合理限度之內,一般而言,分攤到每月的還貸支出不應超過家庭收入的一半。不要通過‘以卡養卡’‘以貸還貸’等方式盲目借貸。”蘇城一家銀行的客戶經理如是提醒。同時,多家銀行機構在發放、推廣消費貸時也已進行提醒,消費貸款用途僅用于個人合理合法的消費支出,不得將貸款用于購房、投資等非消費領域以及法律法規禁止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