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馮佳)最近,國際金價開啟震蕩模式,走出了先強后弱的行情。國際金價的每一次波動,都會在消費與投資市場激起層層波瀾。此番金價震蕩,兩大市場究竟發生了哪些值得關注的變化?
在消費市場,千元以上的金價猶如一道門檻,一定程度上冷卻了消費者的購金熱情。然而,市場的活力永遠不會被輕易壓制。除了婚慶“五金”這類剛需消費外,“以舊換新”成為了消費新潮流,同時,融入全新設計理念的新潮金飾品也在這個夏天脫穎而出,為傳統消費淡季注入了全新活力。
30多歲的萍萍被人民商場老廟專柜一款南紅配金的手鏈深深吸引,挪不開腳步。古法工藝、琺瑯工藝等新技法的運用,讓金飾款式愈發豐富多樣;水晶、寶石、白玉等材質的巧妙搭配,更是將金飾品的時尚感提升到新高度。盡管近期國際金價震蕩走弱,金飾品掛牌價卻依舊居高不下。人民商場黃金珠寶品類負責人建議萍萍選擇以舊換新的方式,只需補貼少量工費,就能擁有新款金飾。
相較于消費市場,投資市場對黃金的熱情更為高漲。記者走訪蘇州多家商業銀行發現,多數投資者對黃金后市依然充滿信心。在金融機構工作的張先生昨天收到了每周定投黃金的扣費短信,按照當日積存金價,扣款770.81元定投一克積存金。自踏入職場,張先生便開始定投黃金,至今已有11年。這些年間,金價從200元/克最高漲至800元/克,收益遠超將資金閑置在活期賬戶的人群。不少投資者還在國際金價震蕩走弱時逢低買入。蘇州一家股份制銀行的資深理財經理透露,近日已有多位市民抓住低位時機出手,一次性購入100克、200克黃金,購入價格相比之前的高位低了近10%,他們對黃金后市十分看好。今年以來,商場、金店的投資金條銷量也同比顯著增長。一位百貨商場的珠寶銷售負責人表示,在年輕群體中,“攢金豆”的熱潮也隨著“黃金熱”興起。90后小敏就是其中一員,她每天省下一杯咖啡錢,每月就能攢下一顆金豆,她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強制長期儲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