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評論員 白麓
近日,蘇州獅子林報送的梅花樁景盆景在國家級花卉盛會上大放異彩,一舉斬獲第19屆中國梅花蠟梅展覽會4金7銀3銅,留園花藝師插花作品也分別榮獲金、銀獎。蘇州園林梅藝香飄全國不僅讓全國的梅花愛好者大飽眼福,更彰顯出蘇州園林花卉文化的底蘊之深厚、技藝之精湛和魅力之獨特。當然,園林花藝的特色價值遠不止于此,它更讓我們看到了蘇州花卉品牌賦能城市發展的巨大潛力。不妨深入挖掘園林花卉特色,打造“花城”品牌,為蘇州文旅消費和城市形象注入新的活力。
始于春秋的蘇州園林,其花卉的歷史也相伴共生。蘇州園林花卉形成獨特風格并達到藝術高峰也在明清時期,園林藝術和花卉栽培相輔相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園林花卉文化。園林花卉種類繁多,大家熟知的有梅花、迎春花、蘭花、杜鵑花、荷花、菊花等等。而這些花卉,蘇州園林皆有代表作,無論栽植技藝還是藝術水平在全國范圍內都是佼佼者。比如蘇州拙政園的杜鵑花節始自1997年,荷花節(展)始于1996年,他們的作品杜鵑花盆景、碗蓮屢屢斬獲國內外大型展覽會上的金獎。包括滄浪亭的蘭展、蘇州園林系統的菊展一樣精品迭出,都展現了蘇州園林在花卉栽培和盆景藝術方面的成就。
以花為媒,可以打造一張城市文旅新名片,以“花城”品牌解鎖文旅新“花漾”。園林花卉雖然知名,但仍未形成更大的花卉品牌。蘇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園林景觀是其重要的文旅資源。今年春節,蘇州園林景區接待游客超120萬人次,同比增長13.07%,知名度、影響力與日俱增。而花卉作為園林的點睛之筆,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蘇州園林花卉的魅力,一在于其園藝技藝方面的精湛和藝術魅力,二在于其背后獨一無二的文化內涵,比如拙政園文徵明的紫藤、滄浪亭的蘭圃故事,這些花卉不僅是觀賞的對象,也是文化的載體,更是城市形象的組成部分。花卉的優雅與精致,與蘇州這座江南水鄉的城市氣質高度契合。蘇工、蘇匠之精巧在園林花卉上亦有體現,通過打造江南“花城”品牌,可以將蘇州的城市形象從“園林之城”進一步具象,賦予其更加豐富和立體的內涵。
花卉品牌也是文旅消費的新引擎、新抓手。當下,文旅深度融合,“文旅+”不斷拓展,要持續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激發消費活力與潛力,必須找到新抓手、新方向,推出新產品,以滿足多元消費需求。通過深入挖掘蘇州花卉品牌特色,就可以打造一系列以花卉為主題的文旅產品。比如“四季園林”“四季蘇州”等旅游場景,重點推出帶有獨特文化特色的花卉文創,讓游客將“花城”的美好帶回家。當前,聯動舉辦花卉文化節、全市性花卉展覽會、園藝workshops等活動,都是很好的舉措與探索,能吸引更多游客參與,提升文旅消費的深度和廣度。同時,花卉產業也是綠色經濟的一部分,通過打造“花城”品牌,還可以推動花卉產業與休閑農業等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以花為媒、以花興業、以花傳情。在國際舞臺上,蘇州園林花卉也是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窗口。蘇州園林主管部門近年持續推動園林花藝“走出去”“引進來”,不斷提升蘇州園林盆景花卉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向世界展示蘇州園林花卉的獨特魅力,傳播中國園林文化和江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