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評論員 王嘉言
外部環境錯綜復雜,經濟發展爬坡過坎,作為開放重鎮,蘇州的外貿數據自然備受關注。據蘇州海關統計,今年1至4月,蘇州市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8521.1億元,同比增長6.8%,占全國、全省進出口總值的6%、46.1%。其中,出口5403.2億元,增長10.3%;進口3117.9億元,增長1.3%?!坝y而上”的強勁姿態,凸顯出蘇州這座制造業大市逆勢突圍的非凡韌性。一連串讓人眼前一亮的數字,既是“穩”的扎實注腳,更是“進”的生動實踐。
多元布局與政策協同,筑牢“穩”的根基。今年1至4月,蘇州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3671.4億元,同比增長15.3%,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43.1%;對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分別增長30.4%和10.3%。這種“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布局策略,有效分散了對個別市場的依賴,提升了蘇州外貿的抗風險能力。蘇州開通“66812345”外貿企業24小時服務熱線,建立“一企一檔”服務機制,并啟動“百團千企”出海計劃,助力企業抱團出海搶訂單。在復雜嚴峻的形勢下,政策組合拳協同發力非常關鍵。對標企業真實需求,各地各部門凝聚合力應對外部沖擊,能夠進一步激發企業“闖”的勇氣和“拼”的底氣,開拓外貿新空間。
創新驅動與產業升級,鍛造“進”的動能。當前,隨著產業升級的加速推進,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不可替代性與日俱增。蘇州外貿之所以“逆勢上揚”,核心在于產業競爭力的持續提升。今年1至4月,蘇州出口機電產品4232.8億元,同比增長9.7%,占出口總值的78.3%,其中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等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增速分別達26.7%和106.5%。滿滿的“含新量”,盡顯蘇州從“制造大市”向“智造之城”躍遷的堅實步伐。通過“揭榜掛帥”攻克“卡脖子”技術,推動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深度融合,蘇州企業正以技術創新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話語權。蘇州以真金白銀支持高??萍汲晒D化落地,發布AI人才專項政策,聚焦GPU、存算一體芯片等前沿領域發力,更為產業升級注入源頭活水。
內外聯動與生態優化,夯實“韌”的底氣。韌性經濟,既靠外資“大底盤”,更靠內資“強引擎”。外資與內資共同發力,是蘇州外貿韌性的另一重要支柱。今年1至4月,外資企業進出口4884.1億元,增長6.1%;內資企業出口增長13.7%。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在蘇州布局制造工廠、研發中心、地區總部、創新載體,成為某領域的“鏈主”。與此同時,本土的民營企業蓬勃生長,加大創新投入,加強人才引進,向價值鏈高端攀升。通過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綜合成本、完善跨境物流通道,蘇州為內外資企業打造了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的絕佳生態。
不管亂云飛渡,信心堅如磐石。面對困難和挑戰,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就是最好的應對。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不確定性,這是中國也是蘇州的“破局之道”。面向未來,蘇州要繼續以“穩中求進”為基調,不斷引領產業升級,挖掘消費潛力,鞏固既有優勢,持續開拓增量。
我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抓好穩外貿、擴內需、強創新三件事,蘇州就一定能夠在全球經貿變局中持續彰顯硬核實力,從而為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