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評論員 望 路
“蘇州智造”不斷尋求新機遇,拓展新空間。今年春節假期剛過,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正式登陸蘇州,并在蘇州市公共算力服務平臺上完成部署上線。回顧2024年,蘇州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人工智能+”行動決策部署,全市“人工智能+”融合發展、突破成勢,產業發展獲得新躍升。
近年來,蘇州持續擦亮“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金字招牌。去年和今年,蘇州連續舉行“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推進大會,全面啟動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一攬子政策、一系列平臺、一大批項目同步落地。蘇州精心布局,扎實推進,成果明顯。去年,成功獲批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先導區,是全省唯一獲科技部、工信部兩部門同時戰略部署的城市。
當前,人工智能發展風起云涌,蘇州依托經濟基礎雄厚、產業門類齊全的優勢,在全國率先完善人工智能領域基礎設施和企業生態系統,重視應用場景,將智能制造轉化為新質生產力。全市各個板塊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全力推進創新高地建設,把人工智能引入更多新興產業,全面提升產業發展的質量。
打造創新高地,需要營造更好的創新環境,提升“創新濃度”,提升“人工智能+”的競爭優勢。目前,蘇州已基本形成人工智能全產業鏈體系,涵蓋人工智能基礎層、框架層、模型層、應用層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很顯然,加速產業的智能化發展,為企業帶來了新機遇。像正在建設中的波司登集團哈爾濱羽絨產業智能工廠,就引入了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數字化技術,實現智能化和自動化。當前,無論是傳統產業轉型、新興產業壯大,還是未來產業培育,積極推進人工智能化的融合發展,都需要加快步伐,扎實推進,早出成效。
打造創新高地,要更好服務創新型企業發展,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去年,蘇州市人工智能產業實現營收2362億元,增長超20%,聚集人工智能核心企業667家,其中,上市企業32家、全球獨角獸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81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77家,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超2100家,構建了從科創型中小企業到行業龍頭的完整企業梯度體系,體系化競爭優勢顯現,為全市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企業是創新主體,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發揮科技型企業的聯動效應,更好激發創新產業集群發展活力。
打造創新高地,還要加大“政產學研用”融合力度,引進和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引入和培育具有前瞻性的未來產業。近日,中國人民大學蘇州人工智能學院的揭牌,就是以“產品牽引、服務牽引、貢獻牽引”為原則,以重大原始創新為目標,加快建設人工智能新興學科、智慧治理交叉學科,努力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支撐。
打造創新高地,推進智能制造,是當前全球產業變革與升級的重要趨勢。當前,建設創新型城市,更好發展新質生產力,蘇州正緊緊抓住發展“人工智能+”的新契機,推進“蘇州智造”再躍升。為此,發布了《蘇州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應用 高水平建設“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行動方案》,到2027年,全年實現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蘇州將以“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助力產業轉型。新目標就是新動力,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規劃,優化服務,促進“蘇州智造”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