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觀察員/零零漆
3月5日,202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大力發展托幼一體服務,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緊接著,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人透露,正會同有關部門起草育兒補貼的操作方案。
消息一發布,相關話題就迅速登上熱搜。“育兒補貼”何以如此引人關注?這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切中了時下年輕人“不敢生”“生不起”等痛點。由“育媧人口研究”發布的《2024版中國生育成本報告》顯示,全國0-17歲孩子平均養育成本為538312元,江蘇則為720616元。而生不生,還不僅是成本問題,也與社會環境是否友好密切相關。
如今,積極應對老齡化、少子化問題,已經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圓桌觀察員注意到,今年,蘇州下發了“建設兒童友好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生育友好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在“兒童友好”這件事上,蘇州為什么慢不得?
一
2024年3月,蘇州市統計局公布了2023年全市人口主要數據,這是最新一份關于蘇州的整體人口數據報告。
統計顯示,2023年末,蘇州常住人口為1295.80萬人。其中,0-14歲人口為167.28萬人,占比12.91%;15-59歲人口為876.96萬人,占比67.68%;60歲及以上人口為251.56萬人,占比為19.4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兒童保護法》以及《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定,兒童是指“18歲”以下的任何人。目前蘇州全市18周歲以下兒童約198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5.28%。
數據表明,蘇州不僅面臨著老齡化加快的問題, “少子化”現象同樣日益突出。2017年,蘇州戶籍出生人口曾達到82241人的高點,2023年僅46910人,下滑趨勢明顯。
而另一個現實是,每個人的一生中,除了自己的18年兒童時光,一般情況下還需要照顧至少1個子女,不少人還需照料孫輩,如此算來,一生中就有數十年光陰與兒童這件事緊密相連。
“兒童友好,實質也是全齡友好,做好這件事,政府和社會責無旁貸”,蘇州市婦聯黨組書記徐紅霞認為。
兒童友好社區-樂海社區導覽圖
據有關工作人員介紹,蘇州把兒童友好列入一項重點工作,關鍵節點是2020年。那一年,蘇州在江蘇率先出臺《蘇州市建設兒童友好城市戰略規劃(2021—2035年)》和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啟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成功入選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第二批名單。
顯然,蘇州已早早意識到“兒童友好”對于城市長遠發展的重要性。
近日,《關于實施“柔暉護苗”六大行動計劃 進一步推動全市婦女兒童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蘇州市建設兒童友好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接連發布。對于兒童友好這件大事,蘇州下一步具體怎么抓,已有脈絡可循。
二
“兒童友好是個大概念,落實要靠具體化”,蘇州市政府婦兒工委辦主任朱敏告訴圓桌觀察員,這次出臺的《行動計劃》里,不少舉措是蘇州在全國率先提出來的。
整體上來看,蘇州著重提出了構建“社會政策友好”“公共服務友好”“權利保障友好”“成長空間友好”“發展環境友好”“產品發展友好”六大兒童友好體系,具體布置了12大行動、49項具體任務。
對比前三年,新的《行動計劃》在原有五大友好基礎上,增加了“產品發展友好”內涵,主要是指探索和挖掘在兒童健康產品、兒童藥品、兒童智能產品、兒童服飾用品等產品領域的基礎資源,助力兒童友好產品提質升級。同時,明確了以“1米高度”兒童視角,推進兒童友好街區、社區(村)、出行系統、醫院、學校、公園、場館、商圈、企業等9大類試點單元建設。
家門口的兒童友好公園
比如,不用出大門,小區里就能滑滑梯、玩沙坑、建小城堡;上下樓,有適合兒童高度的扶手;小區里,就有兒童健康小屋、圖書閱覽室。出了小區門口,就有兒童友好口袋公園。小區周邊15分鐘商圈有幼兒園、超市等等……這些都是兒童友好社區的內涵。
按照相應的建設指引,蘇州計劃到2025年底,建成不少于100個市級示范性兒童友好社區。
2022年起,兒童友好建設項目已連續三年被納入蘇州市民生實事項目,重要程度可見一斑。蘇州兒童友好建設標準先行先試,有關指標進入公共建筑的審圖中心,從頂層設計上確保了空間建設的兒童友好。除了成長空間兒童友好,在政策、服務、權利、環境方方面面,蘇州也從社會“急難愁盼”入手,亮出不少新舉措。
年輕人不想生、生了不懂怎么帶,怎么辦?蘇州的一個辦法是,精準開展家庭教育“十百千”助力計劃,以“好團隊+好課程+好服務+好父母+好家庭”為目標,把普及性、實用性強的正確婚戀、科學家教理念和知識送到全市千家萬戶中。
帶娃影響上班、不自己帶又放心不下,怎么辦?蘇州的一個辦法是,持續加大托育看護服務供給,通過已建成的781家托育機構,幫助各個家庭提供更有質量、更加安全的專業照護。
兒童身心健康,是家長最煩心的事,怎么辦?蘇州的一個辦法是,在全省率先建立兒童友好急救體系,建設一批兒童友好醫院,同時不斷擴面對兒童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檢查、孤獨癥初篩,針對8周歲在校學生免費提供窩溝封閉服務。
小孩的“上學路”,家長操碎了心,怎么辦?蘇州的一個辦法是,開展兒童友好學校試點推廣。至2026年底,全市開通不少于50條主要為校園師生出行服務的公交線路;首批完成不少于100所學校門口及周邊交通安全設施優化整改,信號燈、人行道都是“童款”。
兒童友好出行交通組織示意圖
……
通過這些做法,蘇州致力于在國家和省市出臺的一系列育兒補貼激勵政策之外,從年輕人結婚生育到孩子出生成長各環節,降低成本,減輕負擔,努力讓家長感受到更省心更省錢更省力、讓孩子有更多快樂成長的空間和機會,從而達到“友好”的目的。
三
兒童友好是一項系統工程,每一名孩子眼里的光,都不能熄滅。蘇州的另一大著力點在于守護好困境兒童、留守兒童、流動兒童。
圓桌觀察員注意到,兒童福利提升行動,在《行動計劃》中占了很大篇幅。
比如,圍繞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保護、成長、發展三大需求,實施精準幫扶、監護提質、安全防護、心力滋養、固本強基等“五大工程”。
2024年5月,蘇州市“康乃馨”愛心媽媽結對關愛困境兒童行動正式啟動。
蘇州市婦聯對全市建檔立卡的785名生活、學習、身心健康存在特殊困難的留守兒童、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開展結對關愛行動。
同時,民政部門不斷提高各類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讓困境兒童同步享受醫保醫療救助政策和教育資助政策;市委市級機關工委組織發動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女干部女職工參與愛心結對活動;團市委開展“夢想改造+”關愛計劃,為有需求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建造“夢想小屋”……蘇州市婦聯已聯合11家單位形成合作機制,匯聚服務合力。
蘇州開通兒童友好地鐵專列
如何關心關愛數量更多的流動困境兒童,是眼下亟需破題的一項工作。對此,蘇州提出,開展流動兒童關愛保護動態監測,推動流動兒童在居住地享有更加公平、便利、優質的服務。
“兒童是城市未來的主人,關心兒童、呵護兒童,應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理念、行動、責任和事業。” 社區工作者凌燕長期參加蘇州“愛心媽媽”結對行動,對這項工作有更深的體會。
在持續擴大投入、優化公共服務的同時,蘇州正嘗試著不斷建強基層兒童工作者隊伍、建設兒童社會工作者隊伍、廣泛吸納社會力量為兒童提供幫扶服務,讓兒童優先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兒童友好是全齡友好的基石。把這件難事辦好,確實需要各級政府和全社會匯聚合力、久久為功。
在國家“育兒補貼”政策推進之時,江蘇不久前已發布15條生育支持措施,除了加大生育補貼力度,還提出完善生育休假制度等。對于經濟發展走在前列的蘇州而言,還須抓緊推動新政策落地,拿出更多可感可及的實招硬招,進一步釋放加大生育支持力度、建設兒童友好型社會的強烈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