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融媒 朱銘宇 作
【畫中話】
馬也
近來,不少地方為促進市場消費,紛紛推出了消費券。不過,一些緊俏的消費券被“黃牛”搶走,在網絡平臺上倒賣;還有一些“黃牛”勾結商家,利用消費券虛假消費,騙取補貼。
“黃牛”搶券的手法很多,他們有的靠人工搶,有的使用外掛軟件。如軟件能提前定時、自動搶單;可以模擬搶單指令,進行更密集的請求;還能繞過驗證碼、平臺的防御系統,直接提交數據到后臺,獲得更多消費券。他們的行為已擾亂了正常的促消費活動。
發放消費券的目的是惠及民眾、提振消費。消費券如果被用于投機牟利,不僅破壞市場秩序,導致政策效果打折扣,更給政府和消費者造成經濟損失。因此,相關部門應加大對“黃牛”倒賣消費券、套現等行為的打擊力度,通過法律手段嚴加懲處,提高違法成本。近來,一些地方對“黃牛”搶票行為進行了打擊,取得了明顯成效。
當然,要讓促消費活動健康進行,相關部門尤其要防止“黃牛”搶票,真正實現精準發放消費券,避免出現中間環節的亂象。同時,要明確用券時需進行身份驗證等要求,杜絕隔空刷碼等行為,對違規商戶進行處罰并建立“黑名單”制度等,不給“黃牛”可乘之機,讓消費券真正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