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路
近日,高校課堂收手機現象引發熱議。比如西北政法大學在校學生就反映部分學院存在“強制行為”;安徽工程大學也發布《關于加強課堂手機管理的通知》,要求除因課程需要確需使用手機外,教師上課前應要求學生手機入袋,對課堂上不當使用手機的行為進行制止。
高校課堂內,學生“低頭玩手機、抬頭率低”等現象比較普遍,開展學風整頓很有必要,推行“手機入袋”“無手機課堂”等措施,也是課堂管理的一些有效嘗試,減少手機干擾,讓學生回歸課堂。但還是要看到,大學生不同于中小學生,自主意識比較強,強制式管控容易引發學生的不滿和反對。
不只是課堂,包括宿舍管理,大學管理“中學化”被吐槽。學生不滿被“圈養”,學校和老師也表示很無奈,這其實就拋出一個問題:學校教育管理的邊界在哪里?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成年人應該具備自我學習、自主管理的能力,他們終究要走上社會,這些能力也應是必備的,大學應該給學生自主學習與自我管理留足空間。無論如何,用管中學生的方式去管大學生,思維簡單了些。還是以課堂手機為例,怎么管不妨廣泛征集學生的建議,讓他們主動參與討論并拿出公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