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王嘉言
春暖花開,綠地上一頂頂帳篷成為“春日標配”。多個平臺數據顯示,3月份以來,露營裝備相關搜索量和銷量大幅增長。小帳篷連接吃、住、游、購、娛,搭起消費新場景,為春游經濟注入新活力。
“出門搭帳篷”這兩年為何火“出圈”?面對老百姓的消費新需求,商家應該怎樣做?如何打造更多消費新場景?本期留言板,我們討論這個話題。
觀點交匯
挖掘好深層次消費需求
心源
當下,擁有一頂帳篷,帶著老人、孩子去露營已成為許多家庭的生活“剛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剛需”已不再是單一的家庭活動,更多是一種創新社交活動。
小帳篷打開消費新藍海,對于商家來說,唯有苦練內功,方能讓帳篷經濟從“網紅”變為“長紅”。在產品銷售方面,商家要結合露營產品的功能、品質和價格等因素,為不同層次消費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在經營模式方面,商家可考慮引入“以租代售”,重點推介那些科技含量高、功能強大的露營產品。服務保障方面,商家可根據消費需求,提供帳篷搭建、寄存、保養等專業化服務,讓露營變得更省心、放心。
帳篷經濟要真正繁榮起來,不能只追求打卡式表面熱度,還要挖掘好深層次消費需求。各地首先要結合地域、人文特點做好露營基地資源開發和個性定位。比如,在水資源豐富地區,可以推出“露營+垂釣”服務;在星空觀測條件較好的地區,可以推出“露營+觀星”服務;在農業資源豐富的地區,可以圍繞美食、茶藝等產業做好項目開發。差異化定位能有效改變傳統露營“咖啡+啤酒+音樂”千篇一律場景,讓文化體驗與生態價值在帳篷內外交響共鳴,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動能。
“支”起文旅新天地
王治平
“出門搭帳篷”為何熱度持續不退?究其原因,一來是每個人的心中始終存在著要求回歸自然、釋放自我的需求,露營可以讓人們在鋼筋水泥的城市里打開另一種生活方式,和大自然親密接觸,讓“詩與遠方”觸手可及;二來是露營門檻相對較低,一頂帳篷、一張野餐墊,即可開啟一段與大自然親近的美好時光。此外,隨著露營文化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同并愛上了這種休閑方式。他們享受露營帶來的樂趣,更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露營體驗,進一步推動露營熱潮擴散。
伴隨露營熱,一個龐大市場正在崛起。購買“入門級”露營裝備起碼上千元,如果裝備“輕奢款”,價格則要翻倍;加上營造氛圍,預算還會繼續走高。風口之上,近年來各路資本紛紛入局露營賽道。與此同時,專業機構紛紛涌現,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露營解決方案。比如,推出露營基地預訂、露營裝備租賃、露營教學等服務,讓消費者省心省力。
那么,露營經濟如何破解“成長的煩惱”?一方面,可以將露營與賞花、采摘、垂釣等鄉村旅游活動相結合,打造特色露營線路和產品;另一方面,可以探索“露營+劇本殺”“露營+音樂節”等新型消費模式,為消費者帶來更加豐富的體驗。
下期話題預告
近日,“百步芳草四季書香”2025蘇州市全民閱讀系列活動在獅山大劇院拉開帷幕,活動現場發布的2024年度蘇州閱讀大數據和市民閱讀風向標,以多維視角勾勒出這座千年文脈之城的閱讀圖譜。
你有讀書的習慣嗎?讓“書香”更加沁入人心,還要如何發力?如何將全民閱讀做出蘇州特色?來稿請寄:sbpldzl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