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蘇
一季度,江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增速較上年四季度、上年全年分別加快0.6個、0.5個百分點,制造業增加值更是同比增長8.8%,增速較上年全年加快1.4個百分點。亮眼的數據,展現了江蘇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的增長態勢,更凸顯江蘇制造在經濟發展中的“硬支撐”作用,彰顯出江蘇制造的強大實力與十足底氣。
“增”字的背后,是今年以來存量政策持續顯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實,政策組合效應不斷釋放。一季度,在“兩新”政策加力擴圍等政策帶動下,江蘇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裝備等行業內需潛力進一步激發,全省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1.2%,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為71.3%,拉動規上工業增長5.8個百分點。
江蘇工業經濟的良好表現,也是長期堅持產業升級與創新驅動的結果。近年來,我們積極推動傳統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在政策引導與市場推動下,眾多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譬如,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涌現出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與產品,成為工業增長的新引擎。今年以來,江蘇新能源汽車產量、動力電池產量繼續增長,在全國繼續保持優勢產業地位。包括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內,全省重點發展的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營收占全省制造業比重已達七成。
應該看到,江蘇制造業的繁榮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的協同發展,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與經濟效益。從原材料供應到產品生產,再到銷售與服務,制造業的產業鏈條長、關聯度高,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十分顯著。制造業的良好發展態勢,不僅為本地經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也在全國乃至全球產業鏈中占據了重要地位,提升了江蘇經濟的綜合競爭力。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也反映出江蘇在應對外部挑戰時的強大韌性。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但江蘇工業憑借完善的產業體系、強大的創新能力與高效的供應鏈管理,抵御外部風險的沖擊,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打下基礎。
發展要穩步向前,我們仍需繼續發力,保持良好的態勢。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大創新力度,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提升產業自主可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創新,推動產業集群發展,提高產業整體競爭力。同時,要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拓展海外市場,為江蘇工業的持續發展創造更廣闊的空間。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頂梁柱”。今年一季度江蘇工業經濟實現良好開局,也提振了發展信心。未來,在創新驅動與產業升級的引領下,江蘇規模以上工業必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