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遲
近日,第三屆全國先進技術成果轉化大會在蘇州舉行,大會以“融合共進,向新聚力”為主題,匯聚了全國“政產學研”全鏈條主體,為先進技術成果轉化搭建了橋梁。
先進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能夠催生新的產業、新的業態,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軍工領域的先進技術向民用領域轉化,能夠帶動民用產業的技術升級,提高產業競爭力;而民用領域的創新活力和市場資源,也能為軍工技術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支持。因而本次大會不僅是一場科技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創新生態的深度重構與轉化效能的全面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2021年在蘇州成立,落地四年以來已促成370余個項目落地,累計挖掘有效成果超2萬個,打破了成果轉化過程中的種種壁壘,及時有效地將先進技術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正以“成果轉化看蘇州”的姿態,成為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的標桿。通過多維度的活動設計、全要素的資源整合以及地方政府的強力推動,大會為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提供了全新的實踐路徑,也為創新驅動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促進了軍民融合的深入發展。
先進技術成果轉化并非一蹴而就。技術成果轉化難,難在哪兒?成果轉化的機制還不夠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有待加強,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等。技術成果轉化難、轉化率低,造成研發投入的巨大浪費,從而加劇了科技與經濟脫節。因此,只要是有利于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做法,就應予以鼓勵,大膽嘗試;只要是阻礙效率、違背規律的東西,就應該大膽廢除、一切從簡。
這需要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各方持續努力,完善政策法規,加大資金投入,加強人才培養,共同推動先進技術成果轉化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只有通過持續的政策創新和生態培育,才能實現先進技術轉化的長效化,讓科技的光芒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