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見微
今年是五卅運動爆發100周年。5月30日,蘇州廣電聯合多部門推出的《AI思政walk:聆聽百年五卅》沉浸式思政課。數百名大中小學生沿著精心設計的“思政walk線路”,開啟穿越百年的紅色之旅。這場融合科技與人文的思政實踐,讓紅色記憶從課本走入現實,用城市肌理書寫了一部“行走的教科書”。
全息歷史喚醒紅色記憶。在中共蘇州獨立支部舊址,全息投影技術生動再現了葉天底等革命先驅1925年秘密集會的場景。通過AI語音交互系統,學生們可以與“數字講解員”就歷史細節展開深入對話。據介紹,這次課程是將黨史知識、AI技術以及中共蘇州獨立支部舊址和五卅路周邊的紅色資源深度融合,賦能學生們的大思政課,以豐富的學習體驗和沉浸式互動,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生動傳播紅色文化。這種“科技+紅色教育”的創新模式,使抽象的革命精神變得可觸可感。正如參與活動的學生所言:“當歷史人物‘走’出課本與你交談,愛國情懷便自然在心中生根。”
街巷課堂重構思政教育。“思政walk線路”串聯起五卅路紀念碑、萬壽宮(蘇州總工會舊址)、中共蘇州獨立支部舊址等紅色地標。“每處遺址都是凝固的歷史,城市本身就是最好的思政課堂。”通過“AI+微課堂”的創新形式,帶領大中小學生們在行走中重溫“百年五卅”革命故事,在每一步足跡中汲取精神力量,深刻領悟革命精神的厚重與傳承。歷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鮮活的體驗。學生們在行走中系好人生的第一顆紐扣,在歷史與現實交匯處,心靈深處種下愛國種子。這種將城市空間轉化為教育資源的實踐,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時空限制,開創了思政教育新范式。
青春回響續寫信仰傳承。活動特別設置了情景劇環節,蘇州大學學生身著民國服飾,以青春視角演繹革命話劇,聲情并茂地再現那段崢嶸歲月,帶領更多學生感受革命精神的脈搏。紅色基因在青春血脈中流淌,信仰之火在心中熊熊燃燒。情景劇《最后一課》認真復原的歷史情節,仿佛將學生帶回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每一句臺詞都飽含深情,每一個動作都傳遞著堅定的信念。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的青年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
從斑駁的青石板到炫酷的全息影像,從泛黃的家書到智能的終端,這場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啟示我們:紅色教育既要守護歷史的厚重,又要擁抱創新的活力。當青年一代用科技觸摸歷史溫度,用心靈感悟信仰力量,五卅精神的火炬必將照亮新時代的奮進征程。這既是思政教育的創新實踐,更是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的時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