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近日,自然資源部下發《關于擴大深化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工作的通知》,江蘇徐州、南通等6個市被列入新增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名單,全省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城市由此擴大至10個市。
低效用地,是指城鎮中布局散亂、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的存量建設用地。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土地資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城市發展需要大量的土地來建設基礎設施、產業園區和住房;另一方面,一些土地由于規劃不合理、產業升級等原因,處于低效利用甚至閑置狀態,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重新規劃使用,最大限度激活土地資源,才能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2024年,江蘇省首批4個試點城市共計實施低效用地再開發約8.82萬畝,4個案例入選全國低效用地再開發典型案例。“十四五”以來,全省累計實施低效用地再開發85萬畝,新上工業項目容積率達1.35,較2021年提升19.5%。我們將每一寸土地產生更大效益的主觀意愿轉化為客觀現實,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邁出鏗鏘步伐。
此次江蘇省擴大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城市范圍,亦是對國家政策的積極響應,也是解決自身土地資源瓶頸問題的有效途徑。通過對低效用地進行再開發,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釋放出更多的土地空間,為城市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以徐州、南通等新增試點城市為例,這些城市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低效用地,通過再開發可以盤活這些土地資產,吸引更多的投資和產業入駐,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低效用地再開發也是推動城市更新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在再開發過程中,可以對老舊小區、工業園區等進行改造升級,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和企業的生產條件。例如,將一些閑置的工業廠房改造為創意產業園區,可以為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創業平臺,也能豐富城市的文化內涵;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可以完善小區的基礎設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老舊工廠搖身一變成了“網紅街”,街角雜草叢生的荒地“長”出一座新商場……低效用地再開發,變“廢”為寶,讓土地“活”起來,更讓老百姓的生活“火”起來。
低效用地再開發,也會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挑戰。譬如,再開發涉及土地權屬、利益分配等復雜問題,需要協調好政府、企業和居民等各方的利益關系;再開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如何籌集資金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們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既要為開發工作提供政策保障,也要加大資金投入、拓寬資金籌集渠道;既要加強規劃引領,科學合理地確定再開發的范圍和方向,也要加強監督管理,建立健全再開發項目的監管機制,確保再開發工作規范有序進行。
低效用地再開發,事關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試點,要有探路者的勇氣和智慧,要有實干者的拼搏和擔當,我們以積極的態度和務實的作風,扎實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工作,讓“寸土”生“寸金”,為全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