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怡彤
連云港與蘇州的“阿連對唱”在社交平臺上持續發酵;常州、無錫用“無所謂”與“阿D”互嗆,為“德比”大戰提前預熱;鹽城唱起“遷遷闕歌”,宿遷更是連夜回應“你是我的鹽~”。這兩天,“蘇超”再度成為社交熱點,一場別開生面的“拉歌”活動,成功將足球休賽期打造成全民參與的“K歌周”。
為啥休賽期的“蘇超”又有了精彩的花活?我們不妨從江蘇獨特的“文化體質”中探尋答案。江蘇,這個被網友調侃“13個地級市能湊出100種方言”的省份,每個地級市都有著屬于自己的驕傲。蘇州宛如溫婉動人的“江南美人”,以其細膩的水鄉風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聞名;南京則帶著“六朝貴氣”,承載著千年的歷史記憶;揚州自信地宣稱“我早茶天下第一”,其精致的早茶文化令人向往;徐州更是豪邁地笑稱“我可是帝王之鄉”,彰顯著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平日里各美其美的江蘇“十三太?!保坏┑搅思w場合,便會開啟“互秀模式”。這種刻在基因里的“不服輸”精神,為此次拉歌賽提供了最鮮活的創意土壤。
從更深層次來看,“蘇超”的這波操作實現了從“競技載體”到“文化翻譯官”的升維。在相關視頻中,平江路的古街小巷、金山寺的莊嚴廟宇、云龍湖的湖光山色、秦淮河的槳聲燈影等城市標志性景觀一一呈現,堪稱城市文旅最強“植入”。有網友戲稱“城市宣傳片偷偷混進比賽周邊”,而事實也正是如此,地域文化借此秒變“流量密碼”。以往,體育賽事往往被視為單純的競技舞臺,觀眾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運動員的表現和比賽結果上。然而,“蘇超”打破了這一傳統模式,不再僅僅是球員競技的場所,更成為了展現城市文化底蘊的秀場。
在當今時代,城市之間的競爭不僅僅體現在經濟實力上,文化軟實力也日益成為衡量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蘇超”通過創新的方式將體育競技與文化傳播相結合,為城市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關注,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游客們在欣賞比賽的同時,也會被當地的文化所吸引,從而選擇前往當地旅游觀光。另一方面,這種文化傳播也有助于吸引人才和投資。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和創新活力的城市更容易吸引優秀的人才和企業入駐,為城市的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體育競技,文化“破圈”,“蘇超”帶來的城市升維,可以說是體育競技與文化傳播的一次成功嘗試。因此,“蘇超”的成功經驗也為其他體育賽事和城市發展提供了借鑒。其他地區可以學習“蘇超”的創新模式,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體育文化活動。通過體育賽事這一平臺,將當地的文化推向更廣闊的市場,實現體育與文化的深度融合,促進城市的全面升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