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近日,國家郵政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861.8億件,同比增長17.6%。其中,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787.7億件,同比增長20.1%。“小包裹”載著“大流量”,傳遞出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勁脈動。
“小包裹”串起“大動脈”。郵政寄遞業務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是暢通經濟循環的“大動脈”,也是反映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網絡覆蓋投入,推廣數字智能應用,推動形成了覆蓋城鄉、通達全球的物流網絡,串聯起經濟內外循環。從生產端看,郵政寄遞高效的配送服務,大大縮短了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周期,有效降低庫存成本,加速資金回籠,讓企業能夠更快投入新一輪生產循環。特別是對于制造業而言,快捷精準的物流配送是保障供應鏈穩定的關鍵,原材料及時送達工廠、產成品迅速運往市場,郵政寄遞維系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保障了實體經濟的穩定運行。今年前5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背后離不開物流運輸的保障。除了串通國內循環,跨境郵政寄遞業務的發展,讓“中國制造”加速走向世界,為我國外貿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小包裹”撬動“大市場”。我國有著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近年來各地創新推動郵政寄遞業加速與千行百業深度融合,將服務延伸至經濟社會發展每個角落,“小包裹”撬動起“大市場”。比如初夏時節,從山東菏澤的荷花,到廣東茂名的鮮荔枝,從云南昆明的鮮花,到吉林公主嶺的鮮食玉米,各地特色產品借助不斷優化完善的郵政寄遞網絡,突破地域限制,加速走向全國大市場乃至全球大市場。每一個包裹的流動,都是消費市場活力的見證。前5個月,我國同城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64.2億件,同比增長5.8%,占全部快遞業務量的8.2%;異地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706.9億件,同比增長21.5%,占全部快遞業務量的89.7%;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6.6億件,同比增長22.4%,占全部快遞業務量的2.1%。這其中,異地業務量的占比不斷提升,也顯示著我國近年來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取得的積極成效。此外,通過郵政寄遞業務,廣闊農村市場與海外市場的拓展,在打破市場邊界的同時,培育出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增長點。
“小包裹”承載“大民生”。郵政寄遞業務連著千家萬戶,“小包裹”的快速增長承載著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也離不開消費者的眾力托舉。在城市社區,快遞員們風雨無阻派送包裹,為居民提供了多元的消費選擇和極大的生活便利,每一個“小包裹”都在為美好生活加“郵”。而在鄉村地區,這種高效便利惠民,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不少地方利用鄉鎮、村現有公共基礎設施,整合郵政、快遞、供銷、電商等資源,改造提升形成規范化村級寄遞物流節點,并創新運營模式,承接代辦、代收、代繳等各類農村公共服務和政務服務,實現“一點多能”,打通了消費品下行“最后一公里”和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成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渠道,也極大方便了鄉村群眾生產生活。在這里,“小包裹”托舉著村民沉甸甸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