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瑾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月2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總體安排。包括紀念大會、招待會、頒發紀念章、主題展覽開幕式、國家公祭儀式等。之所以安排這么多高規格的活動,就是要展現黨和國家對歷史的尊重、對英烈的尊崇,更好厚植和激發人們的愛國情懷。銘記歷史,弘揚抗戰精神,是我們這一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開創美好未來的強大動力。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這一偉大勝利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意義。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遭受了列強的多次侵略,國家主權喪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然而,在抗日戰爭中,全體中華兒女同仇敵愾、共赴國難,經過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最終贏得了勝利。這一勝利,不僅捍衛了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更展現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從此,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挺起了脊梁,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堅實基礎。
抗戰精神是愛國主義、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集中體現,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那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中,無數英雄兒女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狼牙山五壯士”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毅然跳下懸崖,他們用生命詮釋了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楊靖宇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后壯烈犧牲,他的頑強意志和堅定信念令人動容。這些英雄人物是抗戰精神的生動寫照,他們的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新時代,抗戰精神依然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困難、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當前,我們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前進道路上充滿了各種風險和挑戰。國際形勢風云變幻,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國內改革進入深水區,各種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更需要弘揚抗戰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凝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
弘揚抗戰精神,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我們要深入研究抗戰歷史,了解那段波瀾壯闊的斗爭歷程,從中總結經驗教訓,為解決現實問題提供借鑒。同時,要加強對抗戰精神的宣傳教育,讓更多的人特別是青少年了解抗戰歷史,傳承和弘揚抗戰精神,使抗戰精神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價值追求。
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在新的征程上,我們要以抗戰精神為指引,敢于擔當、勇于拼搏,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