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記者 徐靖怡 通訊員 陸覲)2024年年初,蘇州市慈善總會(基金會)的蘇州日報愛心基金牽頭發起蘇州青少年關愛書架公益服務項目。項目實施過程中,古吳軒出版社向姑蘇區十大教育集團帶來了《一座城的二十四節氣·蘇州》等一批代表性特色精品圖書和學生報刊。結合受贈圖書以及學校的二十四節氣校本課程,一年多來,蘇州市勤惜實驗小學校組織學生走出校園,以行求知,沉浸式感受蘇城物候,了解家鄉文化。
《一座城的二十四節氣·蘇州》是全國首部聚焦單一城市二十四節氣特征的科普讀物。該書不僅從博物科學的視角深入解讀了蘇州與二十四節氣的獨特聯系,還巧妙融合了自然探索、人文實踐、文獻研究、實地調研、科普活動、文學創作及創意設計等多重元素,為讀者呈現一幅生動的蘇州節氣畫卷。
過去的一年,勤惜實驗小學的同學們跟著這本書踏上了別開生面的探索之旅。他們手持探索地圖,仿佛走過太湖的浩渺水岸,漫步運河的古樸兩岸,足跡遍布書中精心挑選的二十四個主要景點。從立春時節的七都鎮,到夏至的盤門景區;從立秋的靈巖山,到冬至的獅子山,每一個節氣都成為孩子們親近自然、感受文化變遷的生動課堂。學生們沿著太湖的碧波、運河的古韻、《姑蘇繁華圖》的歷史軌跡以及城市景觀大道,實地探訪二十四個與節氣緊密相連的主要景點,親身體驗并記錄了四季更迭中蘇州的自然風貌與人文風情。
這次活動不僅是一次對自然奧秘的探索,更是一場關于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交融的學習盛宴。學生們通過文字記錄、攝影攝像等多種方式,細膩捕捉每一處景點的節氣特色,將自己的所見所感進行轉化,并在學校公眾號上進行了精彩的分享,吸引了眾多師生及家長的關注與贊譽。
據了解,勤惜實小一直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和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校訓‘勤·惜’便蘊含著勤學、勤思、勤行,惜時、惜物、惜人的美好內涵。此次依托《一座城的二十四節氣·蘇州》開展的實踐活動,正是學校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通過親身體驗和創作分享,學生們加深了對二十四節氣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解,也學會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時間,與自然和諧共處,實現了知識與實踐的完美結合。
“一年來的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課余生活,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熱愛自然、尊重傳統的種子,為培養具有科學素養和人文關懷的新一代青少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勤惜實驗小學俞辰校長介紹,未來,勤惜實小還將繼續探索更多創新教育方式,讓傳統文化在現代校園中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