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顧趙忻
2025年的寒假如期而至,蘇州學校精心設置特色寒假作業,旨在落實“雙減”政策的同時,鼓勵學生們在家長的陪伴下度過一個健康、充實且有意義的假期。
聚焦姑蘇文化
西附初中以寒假作業為載體,引導學生體驗姑蘇生活,走進江南文化,立體構建蘇州印象。學生可以參觀一處蘇州、家鄉或旅游目的地的歷史遺跡,如園林、橋梁、寺廟、歷史建筑等,為其制作文旅宣傳海報;或選取一位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蘇州名人,查閱資料,了解他的生平事跡,制作他的介紹名片;或探索蘇州美食,講述傳統工藝,如絲綢、園林藝術,彰顯人文魅力……
作業即課程,承載著強大的“育人”功能。這是西附初中教師在新一輪“雙減”改革“加強作業管理”工作實踐中達成的共識。無論學期中的日常作業,還是寒暑假的假期作業,西附初中始終設計課程視域化的特色作業,引導學生們廣閱讀、勤健體、善思考、巧探究、真正落實全面育人。
“我們始終堅持作業課程化,以‘潤·透’理念發揮作業的育人功能,全力保障學生健康成長。在寒假作業設計中,我們努力打通學科邊界,注重文化浸潤,聚焦學科素養與生活日常的融合,策劃富有家國情、探究趣、科學味的項目化學習實踐作業,從而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學生視野,全方位培育綜合素養,為其成長之路強勢賦能。”西附初中教導處主任范建華如是說。
鼓勵科學創作
為支持鼓勵廣大青少年樹立遠大志向,放飛科學夢想,投身創新實踐,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展示平臺,蘇州工業園區星洋學校舉辦創新課題研究,暨第二屆星洋少年科學院十佳“小院士”評比活動。
學生可以利用寒假的時間,完成比賽作品并準備現場交流答辯。該活動基于立足“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學生可以從學習生活、城市管理、農村發展、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社區建設等方面,選擇一個與人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實際問題,開展研究活動,并提出有一定創新性的科學建議。
記者了解到,星洋學校目前已有五位學生獲評江蘇省少年科學院小院士,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自制半導體車載冰箱實踐與探索》《關于普及型帕金森患者防抖勺的建議》《關于私家車上安裝垃圾收集裝置的建議》等作品。
本次評比的優秀作品,還有機會參加江蘇省少科院十佳“小院士”評選,讓學生用科學的視角和創新的思維,為解決現實問題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緊扣蛇年主題
乙巳蛇年即將到來,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學校小學部基于跨學科學習理念,設計“巳蛇”主題的項目化學習套餐,為學生打造“年味”十足的個性學習大禮包,旨在讓學生了解蛇年的文化內涵,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低年段的“靈蛇迎春畫與話”項目融合語文和美術學科,通過聆聽家長講述蛇年民間故事,讓學生用彩筆描繪小蛇拜年的場景并簡單講述故事,旨在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概括能力,同時發揮想象能力,鍛煉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
中高年段的項目化學習“金蛇奏鳴慶新春”融合音樂和勞技學科,讓學生們欣賞經典民樂《金蛇狂舞》,并利用物理知識自制打擊樂器,演繹歌曲,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和創意設計能力,還能激發創造力、提升動手能力。
此外,“靈蛇逸趣行天下”融合數學、勞技和信息學科,學生可融入蛇年元素,制作創意鐘表,或借助Scratch編程(一種面向兒童和青少年的圖形化編程語言)制作逼真的靈蛇奇幻動畫。該項目作業打破學科壁壘,注重科技創意與信息技術素養培育,讓觀察研究與動手實踐無縫對接。
學生依據自身特長與喜好選擇項目化學習套餐內容,通過自主探究、同伴合作、實踐反思,讓寒假學習成為個性化成長的助推器。
體驗民俗風情
春節在華夏兒女心中,不僅僅是一個節日與文化符號,它更是中華民族對自然、祖先和家庭的敬畏與感恩之情。
春節正是走親訪友,體味親情之時。蘇州工業園區第三實驗小學鼓勵學生在春節期間,和家人一起寫春聯、貼福字,感受書法和節日的完美融合。或者,學生還可與家人共同參與包餃子、蒸年糕這些年俗美食的制作,了解美食背后的文化寓意。
蘇州工業園區方洲小學則鼓勵低年級學生用喜歡的方式給親人拜年,為親友制作蛇年賀卡,表達新年祝福。而對于中高年級學生,學校引導他們與家人一起收看春節聯歡晚會,并交流觀看的想法,增進家人間的溝通與理解。
豐富多彩的寒假生活成長單,旨在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