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記者 祁海琳 徐靖怡 見習記者 顧趙忻 蘇報通訊員 朱麗華 何鈺婧
近日,蘇州學校迎來多場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活動,師生以課程為筆、以體驗為墨,在互動中勾勒出教育開放的立體畫卷,讓文明互鑒的種子在交流土壤中生根發芽。
中意攜手共探科技與人文之美
近日,意大利友好學校的師生代表團到訪蘇州旅游職業學院。此次來訪是去年10月,學校與多所意大利職業院校聯合成立“蘇意交流中心”后的首批客人。師生們以“文化互鑒、技能共融”為主題,通過非遺技藝體驗、跨境電子商務實踐課程等文化技能活動,描繪蘇州與意大利職業教育合作新藍圖。
越來溪畔,蘇扇輕搖,學生們在云紋書簽上提筆,蘇州話“倷好”與意大利語“Ciao”在墨香中相遇,搭起友誼的橋梁。意大利師生體驗書法、拓印、蘇扇制作,指尖流淌的不僅是技藝,更是跨越千年的文化溫度。

“我第一次觸摸到蘇扇,它的制作技藝和意大利的看似不同,但都需要耐心和創造力,”意大利學生維克托興奮地說,“這讓我感受到文化背后的共通情感。”
在蘇州園林的光影里,斑斕的紫斑蝶成為中意學生共同的靈感。展板上,翅翼在科學與藝術的指尖舒展,定型燈下流動的虹彩凝固成永恒。同學們小心翼翼地用鑷子輕輕舒展蝴蝶的翅膀,確定蝴蝶的位置,端正成品的姿態。晾干的標本被裝入亞克力盒,化作可觸摸的自然詩篇。
在跨境電子商務實訓中心,意方學生與中國學生組成“跨國創業團隊”,圍繞“如何將蘇州非遺產品推向歐洲市場”展開實戰演練。從產品定位、跨境直播到物流方案設計,中意青年熱烈討論。
“蘇州的絲綢圍巾如果能融入意大利時尚設計元素,一定會成為爆款!”中國學生吳宇澄的提議引發團隊共鳴。“文化+商業”的創新思維,既為非遺活化提供新路徑,也為中意青年未來合作埋下種子。
就在前幾日,意大利欽戈利旅游學校兩位學子剛剛結束在蘇州旅游職業學院的烹飪訪學。他們來到東方國度,與烹飪工藝和營養專業的學生共同學習非遺蘇幫菜制作,同時也把地中海“生食美學”帶到了旅財校園。蘇幫菜“不時不食”的節氣理念與意大利烹飪“尊重食材本味”的美食哲學碰撞,兩國學生合作研發了融合中意飲食文化的創意菜——巴卡拉手指餐。
據了解,蘇州旅游職業學院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就致力提升學生的國際素養。從最早的選派師生出國短期學習進修,到后來的引入中外合作雙向交流項目,再到如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對外傳播,以“國際項目引領·師生素養提升·文化對外傳播”為基底,打造了多種成功范式。去年10月成立的“蘇意交流中心”集文化交流、師資培訓、學生研修等多功能于一體,是蘇意教育合作的新平臺,推動了兩國師生在語言、藝術、科技等領域的深度交流,也為學校未來非遺出海奠定基礎。本次文化研學正是由“蘇意學習中心”設計、實施。未來學校將通過學分互認、師生互訪、聯合課題、產業孵化等方式,讓文明對話從“指尖”延伸到更廣闊的天地。
蘇港同心文化紐帶聯結兩校情誼
近日,香港特別行政區友好學校長洲堂錦江小學參訪團走進蘇州工業園區星灣學校,開展為期半日的教育文化交流之旅。兩校在傳統文化浸潤與現代教育融合中展開深度對話。
現場,10名星灣學生志愿者熱情相迎,與香港學子進行“一對一”友好結對。在參觀星灣學校音樂、美術、書法等特色功能教室時,香港師生駐足欣賞吳門書畫、蘇繡團扇等優秀傳統文化藝術作品,感嘆星灣校園處處彰顯著江南文化所傳承的教育智慧。
在莊嚴的升國旗儀式中,兩地學子共唱國歌,鮮艷的五星紅旗見證同胞情誼。星灣學校校長李妹紅致歡迎詞,星灣學校黨委書記謝劍雄為代表團贈送校禮。長洲堂錦江小學副校長盧美玉代表錦江小學向星灣學校回贈禮品。
在隨后的“遇見蘇州”主題課程中,星灣學校老師朱艷妮以《尋香問道碧螺春》為題精彩執教,通過茶史探源、詩詞品鑒、現場泡制等跨學科教學方式,帶領香港學子在碧螺春的氤氳濃香里飽覽江南、讀懂蘇州。
本次活動,星灣學校以中華文化為紐帶,通過課程共建、資源共享等創新模式,為深化友好學校合作關系注入新動能,彰顯新時代教育開放互通的擔當職責。
姊妹同行畫信傳情續寫友誼篇章
近日,蘇州市崇道小學校迎來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師生代表團,開展訪問交流活動。2023年,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就與崇道小學締結姊妹學校,兩校因頻繁的交流結下深厚情誼。此次再度相聚,旨在促進兩地教育文化交流,加深彼此了解與友誼。
溫馨的心理輔導室、創新的科創教室、古樸的象棋教室、典雅的古琴教室,無一不訴說著獨特的文化底蘊與蓬勃的生機。在紅領巾講解員的引導下,代表團參觀了校園,了解崇道小學“三風一訓”及校史演變。
“啟·樂”社團課程優秀作品展同樣精彩非凡,精美的畫信、精致的金鉤針作品、栩栩如生的剪紙吸引了眾人目光。學生優秀繪畫與植樹手牌作品展,展示了學校素質教育成果。
在五(1)班的語文課堂上,教師張夢娜正講授納蘭性德的《長相思》。她聲情并茂的講解,配合希沃白板展示,讓同學們仿佛穿越時空,體會詞中深沉的思鄉之情。課堂互動環節,同學們積極發言,思維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畫信體驗課上,同學們相互交流繪畫技巧與創意構思,用畫筆與文字傳遞情感。小小的畫信承載著兩地學生純真友誼與美好祝福,成為溝通交流的獨特橋梁。
兩校師生代表齊心協力,揮鍬鏟土、提水澆灌,種下象征友誼的樹苗,并為友誼樹紀念牌揭幕,寓意兩校友誼如樹苗茁壯成長,未來結出更多教育合作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