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記者 袁藝 通訊員 薛隨建)日前,“跨越時空的漣漪·一個德國科學家的中國情緣”展覽在西交利物浦大學博物館開展。展覽是德國天體物理學家、海德堡大學教授RainerSpurzem與中國科學家們攜手探索天體物理與宇宙奧秘的致敬。
RainerSpurzem始終對中國懷有深厚情誼。2006年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KIAA)全球招聘的啟事,點燃了他投身中國科研事業的熱情。這位在數值天體物理領域享有盛譽的學者,因其在GPU并行計算技術研發與星系動力學模擬方面的雙重造詣,獲得時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所長、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ReinhardGenzel的高度評價:“Rainer是國際數值計算領域同時精通硬件架構與軟件開發的頂尖學者,其學術影響力穩居全球前十。”這一重量級推薦引起了時任KIAA所長林潮的高度重視。在人才引進研討會上,林潮專程請教北京大學天文系創系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建生。基于中科院與北大的協同創新機制,陳建生提出突破性建議:“對跨機構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可采取雙聘制柔性引進。以國家天文臺的硬件平臺支撐裝備研發,以北大的學術生態滋養理論研究。”這一構想為高端人才引進開辟了新路徑。當時作為國家天文臺科研和國際合作業務的領導,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原副臺長薛隨建敏銳意識到RainerSpurzem的獨特價值。他不僅掌握國際領先的GPU加速技術,更具備從芯片架構優化到大規模并行算法設計的全鏈條研發能力。經多方協調,最終確定由國家天文臺主聘、北京大學兼聘的創新引才方案。令所有人欽佩的是,RainerSpurzem全然不計個人待遇,以純粹學術追求投身中國科研。他主導創建的“絲綢之路”計算天體物理團隊,成功研制出當時國際性能最優的“老虎”GPU超級計算集群,并贏得2011年計算領域國際著名的PRACE獎。這一突破使我國星系動力學數值模擬研究躍居國際前列。如今,他培養的青年學者已在國內外眾多高校研究所和科研、工業機構嶄露頭角,“桃李遍天下”。
現場,陳建生和薛隨建等嘉賓陪同RainerSpurzem一同來到蘇州,“走進科學家”論壇同時在西浦博物館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