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實習生 崔楚晗)日前,首屆人工智能與智慧治理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蘇州工業園區納米大學科技園展開,比賽聚焦國家重大需求的創新力量,將“以善智·致善治:人工智能賦能智慧治理”作為主題。歷經近兩個月緊張有序的賽程,從41所高校135支隊伍中突圍的15支決賽戰隊,帶著“讓治理更高效、更公平、更智慧”的初心,在獨墅湖湖畔展開終極較量。
本次大賽由中國人民大學、蘇州獨墅湖科教創新區管委會、蘇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智慧治理學院、蘇州納米技術國家大學科技園、獨墅湖青年創新創業港、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承辦,并且得到了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和蘇州國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作為中國人民大學與多家生態合作伙伴聯合打造的“AI+治理創新試驗場”,這場大賽坐擁135萬獎金池、橫跨四大治理賽道,不僅是科技人文浪潮上的一場尖端賽事,更是“人工智能+智慧治理”領域前瞻部署的“種子計劃”。
比賽由產學研一線專家擔任評委,現場評選出了2支一等獎隊伍,3支二等獎隊伍,5支三等獎和5支優勝獎隊伍。參賽項目不僅涵蓋智慧社會與公共服務優化、智慧企業與市場治理賦能、智慧政府與城市治理創新、智慧網絡與數據治理探索四大主題領域,還圍繞智慧科技與文化遺產煥新、人工智能與新能源等多元一體展開探討,充分展示了青年學子以科技服務社會,用創新回應時代的技術理想和家國情懷。各專家評委將進一步暢通優秀創業項目成果賽后銜接與孵化機制,搭建起青年創業者與政府、企業、投資機構的對接平臺,促進人工智能技術在智慧治理領域的創新應用和成果轉化。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參賽選手孫忠祥所在隊伍XHP的項目——“慧審”:大模型驅動的可信模擬法庭獲一等獎,該項目基于團隊研發的大模型驅動的可信模擬法庭系統——“慧審”,結合大模型推理、幻覺檢測與公平性機制,構建支持文本、語音、圖片等多模態輸入的交互式庭審平臺,完整模擬庭審四大環節,可廣泛應用于普惠法律服務、法律實訓與司法研究。他表示,“這次經歷不僅驗證了我們‘讓公平可計算’的技術理念,更堅定了我們繼續深耕法律AI領域的決心。期待未來能與更多同行者共同推動智慧司法的發展,讓AI技術真正服務于社會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