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記者 王嘉言
“秀山麗水,天生麗質”。
在浙江西南的群山環抱中,麗水以80.3%的森林覆蓋率被譽為“中國生態第一市”。這座“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城,正以一場傳統與現代的雙向奔赴,書寫綠色發展的時代答卷。行走在青田縣方山鄉龍現村,記者跟隨龍現村黨總支書記吳立群在雨中拾級而上,聆聽著僑胞和村民講述山外事和村中事,一幅村美人和產業興的美好畫卷躍然眼前。
2025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麗水撤地設市25周年。連日來,記者跟隨“看見秀山麗水”媒體融合傳播分享活動的腳步,感受這座“生態之城”奔涌向“新”力的獨特魅力、無限潛力。
山水之間書寫“價值密碼”
畫筆點染處,山水皆成卷。2024年,蓮都成為浙江省首批、全市首個山區海島縣調出縣。蓮都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突破山區瓶頸,在群山間續寫著“藝術喚醒鄉土”的共富故事。當地大港頭的發展數據,為“共富長卷”添加了最有力的注腳:2024年片區村集體經營性總收入超450萬元,六村全部超過50萬元,較抱團發展前增長了165%。

去年,麗水第二次入選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名單,開啟機制改革2.0版新探索,更注重從價值發現到價值實現、從生態資源向生態資產、從生態品質向經濟價值的轉變。慶元縣國儲林項目通過林地流轉收儲帶動林農增收;在唯珍堂石斛產業園等地,“共富工坊”等載體有效助力百姓增收,讓百姓真切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豐厚回饋。
青山深處躍動“創新基因”
走進麗水經開區,浙江容祺科技有限公司的試飛場上,一架工業無人機懸停半空,機腹機械臂精準抓取50公斤貨箱。在企業二樓展廳,多種先進的無人機進行了展示。
生態與經濟從不對立,而是相互成就的統一體。麗水“從無到有”搭建半導體全產業鏈,已成功入選第四批浙江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培育名單;以高端裝備和智能技術為方向,晨龍鋸床、青山鋼鐵等一批“浙江制造精品”企業脫穎而出。而在浙江國鏡藥業十萬級潔凈度的注射劑生產車間里,全自動流水線快速運轉,為生態制藥奠定了基石。依托生態優勢,麗水中醫藥大健康產業茁壯成長,落地科倫藥業、邁威生物等大項目,五大生態工業主導產業規上產值增長16.1%。
創意街區點亮“文化之美”
在龍泉青瓷寶劍技師學院的實訓室,拉坯輪飛轉,新一代傳承人正精研技藝。隔壁鍛劍坊火星四濺,少年揮錘敲打劍坯,汗珠一點點滴入熾熱的鐵砧。麗水著力抓好歷史經典產業傳承創新發展,出臺歷史經典產業傳承創新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加快劍瓷、木玩、石雕等五大文化產業發展。
豐富多樣的文化資源是麗水珍貴的寶藏。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同樣是全力講好“麗水故事”的題中之義。望甌·陶溪川占地近200畝,由工業遺存改造而成,成了青年創客的聚集地。街區改造遵循“修舊如舊,補新以新”理念,將工業記憶與當代藝術有機融合,匠心傳承創新無止境。麗水發布了《“世遺之窗”文化標識工程規劃》,加快打造龍泉青瓷文創之窗等文化新地標。龍泉青瓷文化入選現象級省域文化標識建設項目。此外,龍泉將西街作為一個可以觸摸、可以感知的歷史陳列館來打造,挖掘傳承劍瓷特色文化、宋韻傳統文化,活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新文化活動,培育獨特文化標識,全力筑牢千年處州的“根”和“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