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記者 瞿雨凡
“請開下發票,我買了寵物醫保需要報銷。”最近,市民張女士的寵物狗得了腸胃炎,她帶愛寵去寵物醫院看病的同時,不忘提醒工作人員開具發票,為后續的報銷理賠做準備。如今,在養寵熱潮的催生下,寵物醫療保險這個新興市場正在不斷崛起。
據由中國畜牧業協會寵物產業分會、中國獸醫協會、全國伴侶動物(寵物)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指導,派讀寵物行業大數據平臺出品的《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24年我國寵物數量已達1.2億只,較上一年度增長2.1%,消費市場規模達3000億元。其中,寵物醫療作為第二大細分市場,占比28.0%,有高達95.8%的寵主表示愿意為寵物購買醫療保險。
寵物醫療保險如何運作?又為何能贏得眾多寵主青睞?在采訪中,記者注意到,市場火熱的背后,爭議聲也漸起。
目前,平安產險、中國大地保險、國泰產險、眾安保險等主流險企都已推出“寵物醫保”,支付寶、微信、京東等互聯網平臺則通過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了各種嵌入式保險產品。記者多方對比現在市面上推出的各類“寵物醫保”發現,各保險公司產品差別不大,針對的主要為貓、狗兩類寵物。
“寵物醫保”走俏,能省錢是關鍵
蘇州寵主代夢玲購入了螞蟻保聯合國泰產險推出的“寵物醫保”,月繳33.25元。該產品分基礎版、升級版、尊享版三檔,保額分別為1萬、2萬、3萬元。以代夢玲購入的升級版為例,其保障對象為60天至10周歲的貓狗,保險期限為1年,覆蓋除先天及遺傳病外的全病種及意外。若被保險寵物在等待期屆滿后遭受意外傷害事故或罹患疾病,在保險公司認可的醫療機構進行治療,對于被保險人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醫療費用,保險公司將按照合同約定負責賠償。

那么,購買該產品后具體該如何進行報銷理賠呢?代夢玲介紹說:“直接在支付寶上申請,上傳治療照片、病例報告、發票等材料就行。”保險說明里提到,這款產品0元起賠,門診單次事故賠付上限1200元,手術單次事故賠付上限2000元,保額內可多次報銷;報銷比例為定點醫院70%、非定點醫院40%;若理賠材料齊全,快賠案件最快3個工作日內結案,復雜案件5至13個工作日結案。
支付寶平臺數據顯示,螞蟻保聯合國泰產險推出的“寵物醫保”目前累計已保障寵物近兩千萬只。
已經連續兩年投保的寵主沈琳(化名)直言:“寵物看病真的很貴。買寵物醫保的話,每個月只要花一杯奶茶錢,感覺挺劃算的。”代夢玲透露,她飼養的寵物貓曾因誤食異物手術,花費三千多元;此前另一只貓突發心臟病,日均萬元治療費仍未能救回,最終“貓財兩空”。所以后來了解到有“寵物醫保”,她立馬給現在養的寵物貓購買了一份。
而對于寵物看病貴的原因,西蒙寵物醫院工作人員何濤解釋,主要是醫院運營成本高。據他介紹,CT機等專業設備往往價值上百萬元,但使用頻率遠低于人用設備,而獸醫持續教育成本也高。
條款普遍較復雜,購買前需留心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即便知道日后寵物看病可能會面臨高昂費用,但也不是每一位寵主都會選擇購買“寵物醫保”,復雜難懂的保險條款是他們投保路上的“攔路石”之一。
而已投保的寵主,也未必都真的了解其購買的產品。前保險行業精算師Vicky建立了一個“寵物醫保交流群”,專門幫助那些不明白產品詳細內容的“毛孩子”家長。她認為,大部分人反復申訴或理賠失敗,正是因為沒有真正理解條款,不知道報銷時具體需要什么材料或有什么要求。
當前,“寵物醫保”主要通過線上渠道銷售。消費者需自行研讀信息,易遭遇釋義不明的“隱藏條款”,這就容易為后續理賠維權埋下隱患。Vicky分析,保險產品本質上屬于金融產品的一種,在金融監管機制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的約束下,保險公司必須向消費者科普好產品、不能欺詐消費者,而目前的線上“寵物醫保”產品雖然介紹寫得非常詳細,但因內容冗長,加上缺少保險代理人提供幫助,消費者實際理解度偏低。
據記者觀察,目前的“寵物醫保”產品大多設有等待期和免賠額等會限制消費者報銷理賠的條款,這些內容雖都被明確寫出,但也很容易被漏看。Vicky建議,保險公司在宣傳時應醒目標注免責條款、免賠額等關鍵信息,甚至添加警示標識,以提升消費者的認知。蘇州大學商學院金融系教師朱冬梅提醒,大家在購買寵物險前,要與保險公司進行充分溝通,對一些專業問題反復確認,便于遇險受損需要索賠之際提前收集相關材料、做好充分準備。
續保難吐槽多,多元化產品待開發
據了解,我國寵物保險始于2004年,華泰保險當年首家推出了針對寵物的第三者責任險。此后,我國寵物保險產業進入快車道。根據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發布的業績報告,其2024年累計服務600萬+寵物主,總保費近7億元,同比增長約130%,寵物險服務次數累計實現超153萬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6倍。
如何持續推動“寵物醫保”進一步普及?記者注意到,續保難問題成為寵主在社交平臺上比較集中的“吐槽點”。小芳(化名)透露,自家寵物貓比較虛弱,所以她于去年投保并開通了自動續保,但近期發現保險平臺發出了保障已結束的通知。于是她決定重新購買,但平臺顯示“寵物不允許投保”,聯系客服后才得知,是由于自己在上一投保期限內多次理賠,平臺判定該被保寵物存在比較大的健康風險,所以出現了無法續保的情況。
寵物險本質屬于財產險,保險公司評估風險決定是否續保屬常規操作。但在朱冬梅看來,“一刀切”拒保的做法不利于產業健康發展,消費者對續保難的抱怨,恰恰揭示了市場中未被滿足的需求,保險公司應開發更多元化、分層級的產品。“寵物醫療保險是新藍海,當寵物保險更實惠、保障更全面,將有效降低飼養成本、消除后顧之憂,鼓勵潛在人群加入養寵行列,進一步推動寵物經濟高質量發展。”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