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管有明 通訊員 唐鶯鶯)盛夏的姑蘇區白洋灣街道寶祥苑,46部電梯轎廂內新裝的智能梯控系統閃爍著幽藍光芒,與樓宇間23個高空拋物監控攝像頭遙相呼應。7月19日,當施工技術人員完成最后1部電梯智能梯控調試后,一張“天眼地網”交織的立體安全防護網正式成型。這標志著寶祥苑“平安慧眼”二期項目已完成核心建設,社區安全治理邁入“空天地一體化”新階段。
2024年,寶祥苑“平安慧眼”一期項目落地,23個單元樓棟全面布設高空拋物智能監控系統,為居民撐起“頭頂安全傘”,“仰頭可見”的監控形成持續震懾,也讓孩童嬉戲、鄰里閑談更添安心。近期,“平安慧眼”二期項目正式啟動,在延續高空防護的同時,還聚焦電梯安全痛點。歷經3個月攻堅,46套智能梯控系統全面覆蓋小區電梯,重點破解電動自行車上樓引發的消防隱患,形成“空中監控+梯阻防護”的雙重守護體系。
據悉,新安裝的智能梯控系統能精準辨危:系統通過安裝在電梯轎廂頂部的智能相機實時采集圖像,并運用深度學習算法對車輛特征進行精準識別,電動自行車入梯即時告警停運,嬰兒車、輪椅無障礙通行。同時,寶祥苑“平安慧眼”一期、二期雙系統并網聯動,通過高空拋物攝像頭與智能梯控系統數據互通,構建全域安防數據庫。“以前經常有人推著電動自行車上樓,存在安全隱患。有了這個智能梯控系統,再也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了。”居民孫國良高興地說。
“新梯控可復用原線路,但舊攝像頭移裝架空層需重新布線,成本激增。”寶祥社區黨支部書記陳迎青介紹,在前期的項目推進會上,寶祥社區黨支部依托黨建共建需求清單,迅速對接共建單位蘇州資產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并啟動“四議兩公開”民主程序,先后完成社情民意征集、社區“兩委”商議、黨員大會審議及居民代表大會決議,確保了項目決策公開透明。同時,社區聯合小區物業及技術單位召開專項協調會,重點研究解決原有電梯監控系統與新增智能梯控的技術兼容問題。最終,技術方提供可行性方案并獲得各方認可,物業人員也同步接受專項培訓,實現“技防+人防”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