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可 本報通訊員 秦佳
盛夏時節,蘇州閶門城墻下的爬山虎迎來最佳觀賞期。自今年4月閶門城墻正式向公眾開放以來,這片網紅“綠野仙蹤”不僅成為市民游客爭相打卡的地標,更帶動周邊文旅業態煥發新生機。
難得一見的綠野仙蹤
今年4月,閶門城墻向公眾開放。游客紛紛登上城墻,近距離感受古城的歷史韻味。走過閶門的水關橋,便能望見一面覆蓋著濃密爬山虎的城門。陽光下,翠綠的葉片閃爍著光澤,微風拂過,整面墻仿佛活了過來,綠葉翻動如浪,與城墻門洞、河上石橋、游船構成天然畫框。

“這哪里是城門,分明是童話里的仙堡!”來自上海的游客范女士舉著手機拍個不停。鏡頭里的畫面無須濾鏡修飾,已是渾然天成的美景。不少游客也跟著范女士,用鏡頭記錄城市里難得一見的“綠野仙蹤”。
“我們特意穿了漢服來拍照,這里的氛圍感太絕了!”來自南京的大學生李敏和同伴們穿著襦裙,以“綠葉仙蹤”為背景擺出各種造型。她們手中的團扇與城墻的斑駁肌理相映,仿佛跨越時空的對話。據了解,自城墻開放后,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不少攝影師甚至將這里設為古風寫真的取景地。
每季都有不同的美
“這片爬山虎可有年頭了,住在這里幾十年,看著它一年一個樣。”土生土長的金閶街道閶門社區居民蔣鳳妹阿姨笑著說。在蔣阿姨的記憶里,這些藤蔓植物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美——春夏季,新綠初綻,為斑駁的磚石披上輕盈的綠衣;到了秋天,綠色葉片幻化成橙紅金黃,與城墻的滄桑底色撞出熱烈的火花;冬天,葉子落下,纖細的藤蔓勾勒出疏密有致的線條,恰似一幅寫意的水墨畫。
隨著城墻開放,不少市民游客還解鎖了更多觀賞視角。攝影愛好者陳龍告訴記者:“以前只能在橋邊拍局部,現在登上城墻,才能真正感受這份立體的美。”陳龍的鏡頭里,既有漢服愛好者倚墻而立的古典身影,也有孩童伸手隔空“觸摸”葉片的天真瞬間。
“每年爬山虎最茂密的時候,總能看到年輕人在這里拍照,今年隨著閶門城墻向大家開放,人就更多了,連帶著閶門這一帶的老街巷都熱鬧起來。”蔣鳳妹阿姨笑著說。
到閶門感受古今交融
“來杯‘閶門特調’嗎?”在閶門城墻上新開的咖啡館里,店員正向游客推薦特色飲品。在這個城墻上的休閑空間,點一杯“閶門限定”飲品,既能遮陽避暑,又能靜賞美景,開業不久就成了年輕人的打卡點。
這是閶門片區文旅融合的縮影。金閶街道以城墻開放為契機,串聯起西中市民國街、北碼頭歷史文化街區等周邊資源,精心設計了閶門微旅游線路。游客可以從城墻出發,漫步至西中市品嘗蘇式小吃,再到北碼頭打卡民國風建筑,在半天時間里感受蘇州的古今交融。
“以前游客看完城墻就走,現在能在周邊逛上大半天。”閶門社區黨委書記俞靜介紹。節假日期間,因為人流量大,金閶街道團工委還安排青年志愿者在城墻周邊提供引導服務,既保障游覽秩序,也向游客傳遞蘇州的文明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