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時玥 通訊員 何瀟文)“有人跳河!快來救人!”7月25日,在昆山高新區共青村,一聲急促的呼救打破平靜。正在該村民兵連檢查“兩室一家”(辦公室、器材室、青年民兵之家)規范化建設工作的區武裝部干事劉晨,接到緊急報信后,立刻放下手頭工作,與村民兵連指導員趙賦俊等人火速趕到事發地。
險情就是沖鋒號!沒有絲毫遲疑,趙賦俊、民兵連長馬濤、劉晨及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陸昊天,抄起救生裝備,奪門狂奔。從呼救聲響起,到攜帶專業裝備沖抵湍急的河邊,整個過程不到5分鐘。
河道現場,水流洶涌,落水者處境危殆。憑借過硬的水性和專業的應急處突素養,趙賦俊等民兵骨干和退役軍人孟祥民縱身躍入水中展開營救。他們奮力劃水靠近,一面對落水者實施拖帶救援,一面在急流中高聲呼喊,進行心理疏導,每一秒都在與死神賽跑。經過十余分鐘驚心動魄的營救,輕生者終于在眾人協力下被營救上岸,轉移至安全區域。隨后趕到的專業力量也迅速接手后續處置。
指揮這場救援的趙賦俊,是村黨支部書記,也是一名優秀退役軍人。危急關頭的沉著與勇毅,源于日常的千錘百煉。“守護群眾安全,是刻在骨子里的天職。”他事后表示,“險情面前,快一秒抵達,就多一分希望。”這場高效的生命接力,生動詮釋了昆山民兵隊伍“急時應急、戰時應戰”的硬核擔當,也是對基層武裝陣地規范化建設成效的實戰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