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劉欣雨 通訊員 周彤 申 屠丹笛)“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近日,蘇州大學敬文書院“敬文花紅”黨員志愿服務團師生在上海和蘇州兩地深入產業前沿,圍繞“年輕人探訪年輕的事業,看見未來產業的未來”主題,從企業智創、科技賦能、社會治理等多方面開展研學實踐,在“行走的大思政課”中體悟思想偉力、汲取奮進力量。
實踐團首站參訪了全國首個大模型專業孵化和加速載體——上海“模速空間”創新生態社區,沉浸式體驗大模型技術的前沿應用。
剛步入展區,搭載多模態大模型的機器人和機器狗便隨著音樂舞動起來,機械關節與流暢舞姿的奇妙融合,引得同學們紛紛上前與其互動“對話”。在智能交互展區,師生們戴上智能眼鏡親身體驗、彈奏智能樂器細致感受,現場見證語言理解、圖像生成、人像追蹤等功能的實時響應。
隨后,實踐團走進虹橋社區AI食堂,成員們親身體驗了AI點餐、自動結算及24小時“無人面館”等科技應用,直觀感受科技融入生活的溫度與智慧。
在蘇州登臨科技有限公司,實踐團成員們走進公司展廳,沿著發展時間軸深入了解了企業的成長歷程、核心業務布局與前沿技術成果。座談會上,企業負責人系統介紹了公司在高性能計算芯片領域的突破性創新并與團隊成員們熱烈交流。
團隊最后一站來到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師生們在國家級AI全場景數智化展廳體驗了企業自主研發的全鏈路智能語音語言交互技術及大模型在智能車載、智能家居家電、AI會議辦公、智慧課堂等多元場景的廣泛應用。座談中,思必馳研發總監周強、技術規劃總監石韡斯、語言計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創新服務中心副主任張卉,分別圍繞人工智能前沿趨勢、場景應用、AI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探索與經驗等與團隊成員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