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可 通訊員 許嘉祎)休憩設施不足、公共空間待優化,這些居民身邊的“關鍵小事”如何解決?近日,姑蘇區虎丘街道清塘社區通過“社情民意聯系日”活動和“圓桌議事會”,以“民生微實事”項目為抓手,推動社區治理從“被動響應”向“主動服務”轉變,讓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級”。
“老人想歇腳卻沒有地方坐,帶孩子下樓玩只能站著。”在清塘新村13幢附近,休憩設施不足是居民反映的焦點問題。清塘社區聯合城管、物業、網格員、居民代表及法律顧問召開“圓桌議事會”,通過多方論證,最終確定在13幢周邊增設“一桌四椅”方案。
清塘社區深化“民生微實事”項目,推出“居民點單、社區接單”模式,將話語權交給群眾。通過線上問卷、線下走訪,社區梳理出公共設施老化等高頻需求,優先更換了便民“一桌四椅”,并將更多桌椅更新納入年度計劃。社區黨委書記姜芳介紹,社區還建立了動態需求清單,將逐步優化健身路徑、兒童游樂區等公共空間,確保改造改到居民群眾的“心坎上”。
“法律顧問保障程序合規,城管部門提供技術指導,物業負責后期維護,居民全程監督,實現了共建共治共享,確保小事不出樓棟、難事多方聯動。”姜芳告訴記者,清塘社區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通過搭建協商平臺、引入專業力量,形成“收集—協商—落實—反饋”的閉環機制,切實解決居民群眾的“急難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