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羅雯 實習生 李承璇)當4月的風掠過杭鳴時粉畫藝術館的窗欞,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對話正在悄然上演。昨天,“春天的紀念——蔣長虹粉畫作品捐贈展”在杭鳴時粉畫藝術館拉開帷幕,170件凝聚著他心血的粉畫作品,從私人畫室走向藝術殿堂,訴說著一個孤獨探索者對美的極致追求。
蔣長虹深居簡出,繪制了大量色粉手稿,他曾在平日里上下班小道上捕捉靈感,將小區里的樹木、家中的沙發,甚至愛人的衣角,都幻化成畫布上跳動的色彩,大膽浪漫的色彩碰撞,是他對抗浮躁時代的溫柔宣言,那些用最簡易打印紙創作的手稿,迸發著蓬勃的生命力,更飽含著獨屬于他的生命溫度。這場展覽,可以說是一場跨越生死的深情告白,《我們的家》《我的路》《愛的樣子》等作品,便是他對生活摯愛、對自然尊崇、對人性贊頌的深情表露。他將這些美好瞬間定格于畫紙,讓它們成為永恒記憶,并稱自己的作品為“奮斗之花”,用有限生命讓其絢爛盛開。
蔣長虹(1964—2019),天津人,1988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繪畫系油畫專業,生前任天津財經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在粉畫領域,他有著獨到的藝術見解,仿若孤獨的藝術探索者,堅守著獨特的藝術理念,不隨世俗,獨自邁進。他摒棄傳統藝術對現實的生硬模仿,主張依據內心直覺與情感創作,在他的畫作中,色彩不再是自然的單純復制,而是情感與精神的直接展露,通過大膽運用明艷、純凈且對比強烈的色彩,以近乎本能的方式組合,營造出充滿活力與激情的視覺效果。那筆法簡潔的人物、堅實如磐的大樹,看似超脫現實,卻又合乎情理,既有著塞尚、馬蒂斯的神韻,又蘊含獨特的東方韻味。
此次展覽分為“當愛綻放時”“充滿回憶的家”“沿路的風景”“我的靈魂在歌唱”四個章節,共展出部分捐贈作品121件及文字資料,近乎圓滿地呈現了蔣長虹對粉畫藝術的不懈追求與獨特見解。這些珍貴展品,皆源于蔣長虹遺孀王曉梅女士的慷慨捐贈,她捐出了丈夫生前精心創作的170件粉畫作品,為蘇州公共文化藝術增添了璀璨珍寶。據悉,展覽將持續至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