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朱執競)“走啊!路遇大姐得音信,九里桑園訪蘭英。”一揮袖,臺步輕盈如燕;一開嗓,唱腔婉轉清揚。5月23日,由福建芳華越劇院帶來的越劇《何文秀》在蘇州保利大劇院精彩上演。尹派名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王君安與張派名旦鄭全兩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攜一級演員、呂派傳人陳翠紅以及新生代實力派演員毛曉格、吳冰瑤等頂級演出陣容,為蘇城戲迷呈現了越劇藝術的至臻之美。
越劇《何文秀》的雛形源于明傳奇《何文秀玉釵記》,故事中,何文秀這位才華橫溢的書生因遭奸臣陷害而命運多舛,與愛人王蘭英的悲歡離合牽動著觀眾的心弦。
演出開始,舞臺如夢如幻,王君安飾演的何文秀身姿如松,青衫飄飄,透著江南水鄉的溫婉。其登場步伐沉穩且輕盈,拂袖間盡顯書生儒雅,眉梢眼角皆含對未來的憧憬。“輕舟越過千里路,岸上風光看不足”,演員的眼神靈動聰慧,動作細致入微,清亮的唱腔如泉流鳥鳴,瞬間將觀眾引入一個詩意世界,而主人公卻不知陰謀正悄然逼近。
由鄭全飾演的王蘭英扮相柔美,眉目含情,與何文秀初見時的羞澀甜蜜將對愛情的憧憬展露無遺。只見她蓮步輕移,低頭含羞,輕聲細語皆情意,讓古代女子的溫婉形象躍然臺上。而隨后登場的張堂扮相英俊卻難掩狡黠,其以方步丈量舞臺,眼神之中閃爍著算計之光,與何文秀的相遇看似偶然,實則是陰謀的開端。
隨著劇情的推進,何文秀與王蘭英成婚后遭張堂嫉妒陷害而被迫離家,悲憤無奈。演員的眼神痛苦哀傷,唱腔控訴著命運的不公。“含冤受屈離家門,不知何日洗冤情”,只聽得其聲音顫抖,委屈而不甘。在荒野獨行時,演員凌亂的臺步體現了落魄迷茫,雖衣衫濕透、面容憔悴,但脊梁仍挺,高音激昂如獅吼,低音幽咽似啜泣,令觀眾潸然淚下。
而王蘭英在何文秀離去后守空房望遠方,獨自面對困境。“君去后,淚濕羅裳獨倚樓,望斷天涯盼歸舟”,哀怨的眼神,悲嘆的唱腔,讓觀眾為之動容。而楊媽媽在為其奔走之時,演員以豐富的表情和肢體語言,精準地表現出焦急與無奈。只見她緊皺眉頭踱步,輕拍肩膀安慰,于緊張的劇情中送暖增諧,傳遞出人性的美好。
當何文秀高中歸來,劇情達到高潮。在審判環節,何文秀面對張堂正義凜然,他眼神冷峻,臺詞擲地有聲,如洪鐘回蕩,讓觀眾感受到正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