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劉欣雨)昨天下午,走進蘇州大學博物館展廳的觀眾,都被聚光燈下一個個方寸之間、比巴掌還小的“糖紙人”吸引了視線。恰逢畢業季,伍成章藝術人生首展“方寸間的靈動——伍成章糖紙人藝術展”在此正式開幕,以玲瓏的藝術作品,演繹一位女性藝術家在時代褶皺中建構的平行宇宙,回望其藝術實踐與江南近現代美術教育和美術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
伍成章又名伍曼暉,生于1913年,湖南長沙人。1932年至1935年就讀于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畫科,她師承陳盛鐸、張弦等名師,深受“閎約深美”的教育理念滋養,奠定了遠超一般民間手工藝的審美深度與造型張力。
生活軌跡并未隨畫布鋪展,她退居家庭,生養六子一女,直至1985年因病逝世于上海。數十年的煙火日常卻未曾磨滅她的藝術靈感,在廚房灶臺邊,她以塑料絲、糖紙等非傳統媒介創作,演繹出融合民間智慧、學院素養與時代美學的藝術劇場。
本次展覽主要展示了伍成章于1950至1980年代間,創作的200余件糖紙人精品。那些被歲月浸透的糖紙,經由藝術家的巧手折疊與重塑,在她指間幻化為姿態萬千的芭蕾舞者、神韻俱佳的戲劇人物以及風尚各異的時裝女郎。
這些令人驚嘆的靈動展品中,隨處可見藝術家對時代符號的獨特轉化。芭蕾舞者的人物形象源自藝術家對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蘇聯、日本的芭蕾舞團訪華時,芭蕾演出的觀看記憶;部分糖紙人題材取自戲劇,如樣板戲《白毛女》等。此外,糖紙人的服飾設計不僅融入了傳統題材,也有現代元素,這些時裝造型也反映了當時的流行趨勢以及昔日的都市時尚。
值得一提的是,藝術家創作的單個人物造型常混合不同年代糖紙,如采用1950年代單色蠟紙作內襯,1970年代彩色玻璃紙為外衣。突破限制,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出高藝術價值的作品,形成了跨越時空的視覺疊映。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10日。蘇州大學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此次展覽能還原一位真實的前輩女藝術家,呈現她真摯的藝術故事和動人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