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駐吳江區記者 王英 陸宇其)“對蘇州來說,大運河就是這座城市的血管,它和蘇州是一體共生的。”昨晚,茅盾文學獎得主徐則臣帶著長篇小說代表作《北上》來到第三屆蘇州灣閱讀周活動,以“一條河和一座城”為主題,和讀者、書友們互動交流。
徐則臣1978年生于江蘇東海,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是《人民文學》的主編。他著有《耶路撒冷》《北上》《王城如海》《跑步穿過中關村》《如果大雪封門》《北京西郊故事集》《青城》《青云谷童話》等作品,曾獲魯迅文學獎、莊重文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獎、馮牧文學獎、郁達夫小說獎等。
“如果說長江和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那么大運河則在中華民族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塑造了民族的性格。”現場,徐則臣分享了構思、寫作《北上》一書時的創意和靈感,解答了很多讀者提問,讓文學愛好者們在蘇州灣畔感受到大運河里流淌著的文字溫度。
《北上》曾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中宣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2018中國好書”獎、第九屆北京市文學藝術獎。“《北上》古今對話的結構非常精巧,就像用‘劇本殺’來講述宏大敘事。通過此次活動,也讓我親身感受到了徐則臣老師對歷史的細致體悟和觀察。”文學愛好者凌晨說。